卓高柱代表说,报告用八大工作描绘温州新蓝图,前景很美,项目多任务重。建议集中力量抓重点、求突破,比如金融综合改革,向上面争取政策比较难,要因时制宜,利用温州民间资本的优势,设立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机构。要注重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防止上去的项目因资金问题成为半拉子工程。要大力提倡创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赵乐强代表说,有不少社会层面上的难题和矛盾,需要政府和社会民间各阶层的合力去解决。建议尽快研究建立一套官民合作暨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难题的机制。希望树立这样的战略思想并作出政策上的安排。
包光许、木晓东代表说,政府要强化要素支撑,出台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加快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妥善解决外来人才的住房、户口、子女入学等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继续支持乐清工业强市建设,做强做大电工电气产业集群。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高度重视国学大师南怀瑾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蔡昌光、王琦、叶强、木晓东、吴利朋、王友闻代表说,乐清和温州之间的唯一快速通道仍然是收费公路,要尽快上马七都大桥北汊桥,打通乐清和温州之间的第二通道。灵昆通道建设已列入政府前期工作,要尽快明确开工时间和业主单位。乐清高速路出口堵车严重,建议尽快拓宽、优先拓宽。
蔡昌光代表说,乐清的电子信息产业由于受发展空间制约,企业外迁情况比较严重,产业空心化日趋明显。希望政府在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包光许、蔡昌光、叶强、叶志吉、王琦代表说,要高度关注企业金融风险问题,加强政企、银企之间的合作。要延续现有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温州本土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林丹代表说,乐清龙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温州非遗馆里却成了永嘉的项目。要求市文广新局予以纠正,维护好非遗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石华辉、叶明德代表,特邀列席会议的盛俊敏同志说,温州环境资源丰富,不能让污染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环境也是生产力,要建立政府和民间互动机制,切实治理好环境,尤其是要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善河道环境。
叶志吉、蔡昌光代表说,要进一步加大对山老区的扶持力度,建议在乐清北部山区建立农业特色功能区。继续加大对山老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使山老区群众能够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农村社区建设要考虑当地实际,设置要合理。
王琦代表说,建议在网上及时公布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安排,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叶强、王友闻代表说,“三分三改”工作要考虑实际,注重效益,户改的配套政策要跟上。
蔡晓真代表说,要把握好当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把扶持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要化解各种矛盾,缓解中小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把改善投资结构和城市化的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继续提高工业性投资的占比。要重视乐清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实验区建设,大力支持电工电气、电子信息两大优势产业的发展。
木晓东代表说,市中心要多建一些立体车库,妥善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倪建生代表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但待遇差、地位低,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提高环境意识,要出台相关措施,提高其福利待遇。
卢明钏代表说,政府要落实好有关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补贴政策。
詹必华、王友闻代表说,政府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支出增长速度要与财政收入相吻合。要提高投资效率,加强绩效评估和工作监督。温州的各项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市政府在财政上要给予乐清更多的支持,理顺乐清境内两大电厂的财政收入分成体制;加大对雁荡山的投入,真正体现两级共管的思路。
连庆泉代表说,温州医疗资源比较丰富,但老百姓看病难问题仍比较突出。建议做好市、县医院结对,实行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修改现行的医保政策,给予门诊一些报销。
许道飞代表说,温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但发展速度仍落后,投资的实效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议政府在狠抓投资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与效率,真正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要妥善解决企业的担保链问题,有效化解企业金融风险。促进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留住并壮大本土企业。
吴利朋代表说,近年来,温州各地建设项目多,因工程车造成的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且难以侦破,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建议有关部门加强交通管理,并推广使用封闭式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