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在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温州市财政局局长 余中平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温州市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有关决议精神,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应对错综复杂的财税经济形势,全面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管财”等文章,顺利实现2011年各项财政收支目标,市级决算情况较好。
(一)市级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11年市级财政总收入预算数90.5亿元,决算数95.9亿元,与向市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同比增长17.7%。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64.1亿元,完成预算的104.5%,同比增长16%,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增值税(25%地方部分)收入3亿元,完成预算的111.0%,同比增长23.2%;
(2)营业税收入2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3.9%,同比增长15.2%;
(3)企业所得税(40%地方部分)收入6.8亿元,完成预算的117.9%,同比增长30.1%;
(4)个人所得税(40%地方部分)收入5亿元,完成预算的102.2%,同比增长13.3%,个人所得税增长较慢主要是由于新《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费用标准和税率均作了调整,带来政策性减收;
(5)契税收入13.4亿元,完成预算的114.6%,同比增长25.8%;
(6)其他各税收入15.4亿元,完成预算的120.6%,同比增长36.4%,其中:房产税收入3.7亿元,完成预算的94.9%,同比增长4.9%(房产税增长较慢主要由于2010年开展房产税税源清查和规范入库工作,使得2010年基数较高),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4.4亿元,完成预算的115.8%,同比增长28.6%;
(7)教育费附加收入1.6亿元,完成预算的115.5%,同比增长28.4%;
(8)排污费收入593万元,完成预算的64.5%,同比下降35.5%,主要由于部分收入因结算原因在2012年初入库;
(9)其他收入4.8亿元,计划退库7.07亿元,其中:地方储备粮食安全费用1.2亿元;城市公交及公用事业费用1.17亿元,包括为70周岁以上老人等特殊人群乘车优惠购买服务、公交候车廊更新建设、公交车尾气治理、公用事业等;化解企业职工社保三项基金等历史欠账4.7亿元。
2.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11年市级财政支出预算数65.2亿元,决算数66.4亿元,与向市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完成预算的101.8%,比上年增长10.9%(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1%)。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亿元,完成预算的107.2%,同比增长12.7%;
(2)国防支出1730万元,完成预算的127.2%,同比增长7.9%;
(3)公共安全支出6.8亿元,完成预算的107.6%,同比增长14.4%;
(4)教育支出14.3亿元,完成预算的110.7%,同比增长23.2%;
(5)科技支出2.6亿元,完成预算的103.1%,同比增长14.5%;
(6)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2.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8.4%,其中文化支出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同比增长13%;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8.1%;
(8)医疗卫生支出3.6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8.3%;
(9)节能环保支出524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同比增长8.0%;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亿元(含地方政府债券3.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8%,同比增长14.8%;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亿元,完成预算的103.1%,同比增长14.5%;
(12)交通运输支出4.9亿元,完成预算的112.2%,同比增长3.2%;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561万元,完成预算的83.5%,同比下降16.5%,主要由于2011年专项资金清理整合调整投向后,部分工贸类专项资金在2012年初下达;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8.3%,同比增长8.3%;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119万元,完成预算的132.4%,同比增长32.6%;
(1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733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9%,同比增长12.3%;
(17)住房保障支出1.6亿元,完成预算的67.9%,同比下降32.1%,主要由于科目调整,剔除该因素,住房保障支出同比与上年持平,完成预算的100.0%;
(18)粮食安全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500万元,完成预算的65.9%,同比下降32.2%,主要由于省补资金减少;
(19)其他支出558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同比下降37.3%,主要是2010年含援助青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经费4768万元,基数较高。
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64.1亿元,减去体制上交和补助等22.3亿元,加上动用上年净结余1525万元以及上级补助和结转下年专项等相抵24.5亿元,当年可用收入66.5亿元,支出66.4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净结余1510万元。
总的来看,2011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较好,实现了市级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较好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保证了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市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市级基金收入决算情况
2011年市级基金收入293.7亿元(含区级土地出让金收入,剔除2011年补助各区基金收入67.7亿元,市级基金纯收入226亿元),完成计划的76.8%,同比增长111.4%(剔除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较大以及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因素后,同比增长26.2%),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2亿元,完成计划的117.4%,同比增长29.1%;政府性基金收入235.5亿元,完成计划的70.7%,同比增长150.9%(2011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35.5亿元中已含区级土地出让金收入,剔除2011年补助各区基金收入67.7亿元,市级政府性基金中市级纯收入167.8亿元)。
2.市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11年市级基金支出203.4亿元,完成计划的87.7%,同比增长152.1%,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6.6亿元,完成计划的116.9%,同比增长28.6%;政府性基金支出146.8亿元,完成计划的80%,同比增长300.5%。
上述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等减补助县(市、区)后,大于支出部分,为结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余的基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11年起正式试编。201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数2760万元,决算数3195万元;2011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数2760万元,决算数2092万元,结转下年1103万元。
二、主要财税工作措施
(一)加强财税帮扶,助推经济转型发展。一年来,我们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财税中心工作来抓,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部金融风波,迅速出台17项财税帮扶措施,参与制订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1加8)文件,市级争取省下达地方政府债券3.7亿元。筹划设立10亿元市区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年内企业共申请转贷专项资金183笔,运用转贷资金总计16.8亿元。落实各类税费减免政策为企业减负26.8亿元,编印并向企业免费发放转型发展财税优惠政策读本3.8万册,市区共兑付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财政补贴1.1亿元。
(二)突出解决难题,提高民生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对“十大民生工程”等支出保障力度,全年市级民生支出45.4亿元,占总支出比重达68.4%。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支持实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级拨付市区廉租房保障资金2.1亿元,投入“新医改”、“新农保”各项经费7.8亿元,拨付“市民卡”工程5000万元,落实就业创业各类补贴2462万元。拨付9596万元用于实施“六城联创”,拨付生态、旅游、交通整治、库区整治、民安工程等专项资金合计1.5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支出1346万元;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专项资金支出1亿元,重点支持推进农房改造集聚。
(三)狠抓增收节支,维护财政收支平衡。依法组织各项收入,分税种、分行业、分区域加强税源信息化、社会化、科学化管理,多方增强政府财力。尤其是出台市区企业财政收入划分实施办法,调整市区税收管辖范围,在省内率先实施街道税收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单位抓收入的积极性。同时,认真制定和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政策,规范资金审批,强化预算约束,努力控制一般性行政经费支出。
(四)立足机制创新,深化公共财政改革。推进以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三个子”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为重点的公共财政改革,规范政府非税收入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预算体系,依法做好预算公开工作。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市级预算单位实现“全覆盖”,实施公务卡试点改革的市级预算单位扩大到252家。
(五)依法理财治税,加强科学精细监管。对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重新整合分类,资金规模压缩2.8亿元。加强财政项目预算审核,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市级财政专户通过清理由原70个归并为42个。开展市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核查事业单位收入,加强国有资产使用管理,重拳打击假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切实规范财经秩序。加快信息化建设,开发应用财政新体制软件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软件,在市级成功上线运行《税友龙版》。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税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收入持续平稳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三是财税改革深入推进任务艰巨;四是部分单位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债务风险防范压力加大。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完善财税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等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各位领导: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和各级党委政府换届的履新之年。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尤其是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突出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进一步加强研判分析、培育税源、扩大税基、精细管理、深化改革,努力完成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各项预算任务,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