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2011年政府投资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期: 2011-05-10 信息来源: 温州人大网 作者:

 

201155日温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十次主任会议通过)
 
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11年政府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的调查汇报。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根据市委“强化投入”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谋划“双十大工程”、十大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转而未供土地清理、工程建设“拔钉清障”等专项行动,合力破难攻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投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仍然面临较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主要是重大项目用地、资金与人才等保障压力大,相关体制机制仍需不断完善,投资项目计划编制科学性有待提高等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强化项目报批工作。对于今年我市一批基础性、关键性、影响长远的重大工程,如瓯飞工程、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段、绕城高速西南线、龙丽温高速温州段、肯恩大学等计划开工项目,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深化细化前期准备工作,强化项目报批跟踪,实现逐个环节落实,尽早完成审批手续。
二、强化项目用地保障。高度重视解决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问题,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积极争取省统筹补充耕地。深入推进转而未供土地清理,确保完成年度任务。要对征地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逐步协调解决二三产返回用地指标问题,在切实保障拆迁户利益的同时,通过合法程序,加大拆迁力度,清除“钉子”和“拦路虎”,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三、强化建设资金筹措。一要全力做好土地出让。要适应房地产形势变化,合理确定基准地价,加大向省内外大型房地产商的招商引资力度,适时将地块推向市场,力争完成年度土地出让任务。二要抓紧盘活城建资产。市政府要抓紧梳理一批未处置住宅、营业房和独立产权车库,进行统一处置,及时变现;同时对今年18.2亿元开发收入筹资任务,要落实责任,加大处置力度,确保收入计划的完成。三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国资公司要尽快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融资,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在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要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资产全面摸底、清理整合,及时予以盘活。四要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建立健全向民间资本开放的投资和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筛选一批政府投资项目,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四、强化项目实施的制度保障。一要严格落实项目实施责任制。强化年度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协调解决机制,加强督查,推进项目建设。形成做好项目前期的良好工作机制,加快建设和完善项目库,并高度重视新兴产业项目的储备和落实,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为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二要不断完善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城市建设中心的不断变化,以及建设任务的需求,不断完善城建系统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要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加大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培训力度,完善考核、考绩机制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一线工程人员的积极性。
五、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基础性研究和科学管理。一要提早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与重点工程计划相衔接,早编、细编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和资金计划,加强对政府融资和实物资产的综合平衡分析,不断改进计划编制方式,促进项目决策科学化。二要遵守基建程序。各建设单位要认真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批准的规模和标准组织工程建设,切实维护投资项目计划的严肃性。加强项目后管理,竣工项目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决算、资产移交等手续。三要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规范投资行为,不断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注重城乡统筹。不断完善农房改造、“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试点工作。
市政府要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研究处理以上审议意见,并于2011年10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