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十月)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我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人群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社保基金安全、完整、良性运行。
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对当前工作实际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加大基金筹集力度;做好基金预算,加强基金监管;加强信息化建设,理顺基金管理工作等四条审议意见。为此,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要求相关部门对意见逐条予以落实。现将有关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政策,不断改进为民服务质量。
一是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全面制定各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政策。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政策,努力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城乡贯通、可转换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二是积极解决支边知青参保等历史遗留问题。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8月份以来我们明确:原下乡知青可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按规定参保缴费后,其下乡劳动时间视同缴费年限;对不愿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原下乡知青,可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享受民办教师等群体的优待政策,根据其下乡劳动时间,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年限养老金,同时叠加享受各地对原下乡知青发放的生活补助费。三是梳理办事制度,全面推行即办制。社会保险业务经办部门将公务事项按照简单事项、复杂事项、特殊事项进行分类,最大限度地简化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建立健全了办事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工作制、否定报备制等配套制度,并将办事程序编印成册分发给各参保对象,在网站上开辟专栏。同时,推广社会保险单位网上申报,到9月底市本级有90%的企业单位开通了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申报系统。8月份以来,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还在服务大厅配置了自动排队叫号系统,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二、着力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险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近段时间以来,以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市人力社保部门开展了对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点行业、企业及社区的调研,编印了10万多份宣传资料、培训教材和各种宣传品,同时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法》宣传活动。另外,还综合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用工备案等手段,指导、检查、监督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依法履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义务,确保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止9月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09万人,其中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7.7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44%,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0.5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4.8%。
市财政部门严格落实按国有资产收益、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比例提取社保基金政策。从2004年开始每年计提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收益充实社会保险基金,至2010年共计49856.5万元。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区企业社会保险费月度申报累计比对办法,健全企业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相关制度和办法,强化欠费催缴措施,确保社会保险费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
三、认真做好基金预决算工作,不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进一步落实完善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每年2月底前,由财政和人力社保部门联合汇审,编制完成年度社保基金决算;每年年初,人力社保部门根据预计年度参保情况、省平及市平工资水平、政策调整情况等,并征求财政、地税部门相关部门意见后,编制年度社保基金预算,经社保委会议审议通过后执行。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内控制度,以开展“排查岗位风险、健全防控机制”及社会保险专项检查活动为抓手,对经办业务过程中的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对经办业务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做出了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对内部控制检查的实施和差错责任追究做出了明确规定,强化了内部管理和监督,进一步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同时,严格做好退休认定和生存状况认定工作,自2008年以来,社保部门每年10月—12月组织开展市区各类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今年7月以来,更是利用异地退管系统开展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完善了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相关信息,并将信息资料及时传送到异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努力堵塞社会养老保障待遇虚领冒领漏洞。
市财政部门从2010年开始试编社保基金预算,2011年正式开始编制社保基金预算。对于基金保值增值工作,采取按月比对方法,在确保基金支付条件下,及时把活期转为定期(定期资金占资金总额比重达90%以上),获取最佳利率,从而取得基金增值效益。
市审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审计,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已连续5年开展基金审计。今年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纳入市审计局的十大工程。并且在审计中注重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迅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特点,大大地扩展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范围。在审计中,注重揭示和反映落实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同时提出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建议意见,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基金管理水平。
通过近几年的“金保工程”建设,社保与地税部门之间已实现了的定期信息交换,解决了社保核定数据与地税征收数据的准确核对,并实现了灵活人员社会保险费的按月银行批扣缴纳。
市审计局开发了社会保险审计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在数据式审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审计署联网审计平台建立了183个审计模型,覆盖了养老保险等5项社会保险基金。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大大地提高审计效率,更好地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今年省政府部署了社会保障卡工程建设工作,年底实现全省联通。温州市在社会保障卡的基础上扩展了市民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服务,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实现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支付等应用领域的“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并以社会保障·市民卡为基础,逐步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促进市民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其中就包含实现财政、地税、社保、工商、民政、公安等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网与共享。目前,市人力社保部门正与地税部门合作,力争早日实现社保、地税的实时信息联网,并逐步实现与公安人口信息的实时核查,与民政部门的数据交换,以及与工商部门联网,不断提高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