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期: 2009-02-16 信息来源: 温州人大网 作者:

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农村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工作报告

 

2008年的主要工作

2008年,农村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重心,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选好议题,积极履行职能,跟踪监督,一抓到底,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围绕工作大局,开展土地管理执法检查

土地要素短缺是制约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因素。委员会在2007年开展了缓解土地要素制约调查,并在市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审议意见。20081月,市政府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就缓解土地要素制约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作了汇报。为了跟踪监督该审议意见的落实,11月,委员会在全市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就20041月全国人大土地管理执法检查反馈意见落实及2004年以后的土地管理法宣传贯彻情况,按照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要求,重点针对非法用地行为、严重违法用地案件的查处情况,全面检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的行政执法情况。

此次执法检查采取抽查和自查相结合,上下联动的办法。委员会要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首先完成本地区的自查,市执法检查组在听取市政府有关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分两组赴8个县(市、区)进行抽查。通过集中座谈、听取汇报、现场察看,我们还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在信访办受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土地执法的力度有所加强,违法违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我市土地执法环境依然严峻,组织违法、群体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干群关系紧张,一些土地方面的政策迟迟不能出台;违法不纠、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农民利益未能得到有效维护等等。诸如旧村改造、退二进三等政策,市政府至今尚未出台。为此,委员会将执法检查情况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提出要加强土地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守法意识;要严明法纪,联合执法,狠刹土地违法势头;健全完善责任体系,严肃问责制;注重百姓利益、探索堵疏结合方法等审议意见,并要求市政府在20093月份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汇报审议意见落实整改方案。

二、高度关注民生,开展专项监督工作

1、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我市“139富民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委员会在常委会审议该议题前,专门召开了一次专委会听取市政府关于“139富民攻坚计划”实施情况及新阶段扶贫计划安排。并将专委的审议意见与市政府沟通,要求市政府对报告作出修改。随后,市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该议题的汇报,并作出了审议意见。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紧制订新一轮的富民攻坚计划,强化新一轮的富民攻坚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领导责任考核机制,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宣传引导,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出以“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为主抓手,以进村入户为切入点,克难攻坚,实施新一轮富民攻坚计划,推动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9月,委员会又召开专委会审议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10月,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温州市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提高认识、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加强资金监管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审议意见,根据我市特别复杂的农村社情民情,决定从2009年起本届人大将继续跟踪监督该审议意见的落实。

2、关注农业基础设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515防洪保安生命线工程是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平安和谐的民生工程。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各县(市、区)均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工程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也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推进。但由于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问题和困难很多。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个别指挥部力量薄弱,形同虚设。为此,委员会在审议中提出,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尽快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全市“515防洪工程座谈会,部署了“百日攻坚”大会战活动,确保2008年年度计划顺利完成。

3、关注资源开发保护,力促和谐永续利用。沿海产业带建设是我市贯彻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的主体平台,为了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各项重点项目的实施,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提供有力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沿海产业带发展及瓯江口开发情况的报告列为2008年常委会会议的重要议题,并将作为近几年跟踪监督的重点内容。委员会会同财经委联合组成调查组,深入瓯江口指挥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龙湾、洞头、乐清、苍南等县(市、区)开展调查。并在审议中提出要着力抓好民科基地和半岛起步区的建设工作,加大海涂围垦力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强化机构力量,深入完善规划编制和配套政策等建议。

大罗山区域作为温州城市绿心――温州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委员会在2007年底针对大罗山沿途、天河西水库和秀垟水库周边乱开滥挖林地、乱建豪华坟墓、违章建房情况非常严重,去函建议市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牵头组织一次联合执法行动。要求各级政府要严加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大罗山区域的监管,及时制止这类违法行为。市政府非常重视,立即召集相关职能部门研究,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提出工作方案,建立定期汇报、责任考核、长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并立说立行、旋即组织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全力拆违,震慑违法,狠杀了歪风。6月份,委员会参与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对省温州生态园保护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在检查中明确提出了四点整改意见,尤其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点整改问题,要求严格执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4、开展个案监督,推动河道盖板问题的初步解决。金泰集团对流经十八湾河道实施盖板,占用河道期满既不拆除,也不补办手续的违法占用行为。经委员会调查后,市政府曾两次主持召开了关于十八湾河道盖板问题的专题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于228强制拆除十八湾违法盖板。226-27日,金泰集团在多方的压力下,自行拆除盖板板面225.75平方米(长35,宽6.45),占违法覆盖盖板总面积的31.35%,并做了护栏。5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副市长关于金泰集团在十八湾河道上盖板处理情况的汇报。委员会建议常委会要继续督促市政府依法行政,不折不扣执行水政法规,以取信于民。并以此为鉴,举一反三,坚决杜绝违法行政、以言代法行为,塑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新形象。

5、积极参与,协助温瑞塘河立法工作。作好温瑞塘河保护立法的准备是2008年我市人大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跟农村和资源保护关系相当密切,我们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城建委牵头的各类视察和调研活动,为这部事关温州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条例早日出台而努力。

三、注重相互配合,做好常委会相关工作

1、上下密切配合,联动工作。委员会配合全国人大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调研工作,配合省人大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进行立法调研活动。并注重调动和发挥县(市、区)人大的积极性,吸收合理意见,上下联动互动,形成合力优势,并把每年一次的全市人大农资工作座谈会增加到每半年一次,加强沟通联系。

2、密切代表联系,督促代表建议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接待日暨重点代表建议件督办活动。委员会积极协助领导深入到瑞安、泰顺、永嘉等市、县,与市人大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督办关于有关建议。

3、同心协力,做好常委会工作。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的监督议题比较多,听取市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有11项,有3部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当前我市人大,人手少、工作任务重,可谓是势单力薄,仅靠一个委室的力量难以有效完成任务。我们几乎是倾全常委会之力开展各项工作。还配合其他委室做了不少工作,其他委室也对我们的监督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4、加强与政府对口部门的联系,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我们通过走访部门、听取汇报、工作座谈、开展调研等形式,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掌握部门的所急、所需,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全力推进部门工作。

四、认真学习,提升专委会监督水平

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结合专委会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监督法和修改后的市人大常委会各项规定、办法,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土地管理开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和监督能力。

一年来,我们围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土地的开发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等,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监督工作的实效还要进一步提高,为代表和常委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要进一步增强,自身建设需有待于加强。

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市人大农村和资源保护委员会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认真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我市人大农资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开展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

农业法是农业的基本法,贯彻落实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改善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我委将集中力量,积极配合。根据我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重点,做好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好省、市、县(市、区)三级人大上下联动执法检查工作。以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讲求实效,加强跟踪监督工作

1、跟踪监督新农村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根据本届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跟踪监督新农村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决定。2009年,常委会将专门听取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汇报,督促市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尽快破解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加快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2、跟踪监督“515防洪保安工程审议意见落实情况。515防洪保安工程是提高我市防灾减灾能力的生命线工程。2009年,委员会将继续跟踪监督“515防洪保安工程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督促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促进工程顺利实施。

3、跟踪监督《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由于我市土地执法环境比较严峻,违法不纠、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为此,2009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对市政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土地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情况调查,督促市政府加大对非法用地行为和严重违法用地案件的查处力度,从而缓解土地要素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三、围绕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

1、开展对珊溪水库源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查。珊溪水库是我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头资源,保护好珊溪水库源头资源是当务之急。为此,委员会将开展调查,督促市政府将珊溪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开展海洋法规实施情况调查。二十一世纪是蓝色海洋经济世纪,如何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委员会将开展对海洋法规实施情况的调查,了解我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基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2009年,委员会将严格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创新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专委会工作质量和工作实效。2009年,我委将组织市人大代表参加《农业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提高市人大代表的农业法律知识水平。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