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瑞塘河整治情况的报告
温州市人民政府
(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新一轮温瑞塘河综合整治是省政府“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是2008年市委、市政府“五个一”民生工程的首要工作。现在,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今年以来塘河整治主要成效
今年,温瑞塘河整治计划实施项目156个,总投资8.7亿元。经过“三区两委一市”和市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至7月底,已开工83个,开工率为53.2%,正在进行前期工作70个;累计完成投资31906万元,占总投资的36.8%。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主要黑臭河道治理完成投资1038万元,其中屿田河、上庄河、石坦河、三廊桥河、江前河水质改善工程及蝉河示范工程正在实施,九山外河、山根河、蒲州横河、勤奋河水质改善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还在山下河开展生态修复试验。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工程完成投资19413万元,其中东片污水管网建成主干管
(二)清脏治乱成效显著。塘河沿岸垃圾清理和集中消纳阶段性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工作完成投资2980万元。清理垃圾777052吨(鹿城区233758吨、龙湾区147405吨、瓯海区353112吨、瑞安市11587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600吨、温州生态园27590 吨),配套建设了一批垃圾坞和果壳箱。清除河道障碍物
(三)配套工作全面推进。温瑞塘河治理家喻户晓,依法治河、全民治河的氛围全面形成。31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对温瑞塘河水系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进行立法”的议案,38位市政协委员联名向全体委员发出了“亲力亲为、积极参与温瑞塘河整治”的倡议。“河前三包”101个单位投入了温瑞塘河整治工作,特别是35个牵头单位主动联系、认真策划,有的还与包干河段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和沿河单位签订“河前三包”责任书。市塘河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根据任务书要求,各司其职,先后组织了“市容环境大整治、推进温瑞塘河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了塘河GIS建设数据、排水体系网格化、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等普查工作;编制了河道清淤方案、河道违法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塘河污水管网建设管理方案。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根据新一轮温瑞塘河整治的思路和一年“止污治乱”的年度目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温瑞塘河整治列入2008年重要工作责任制,明确年度内容和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邵占维书记、赵一德市长多次调研,听取塘河整治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的决议》。二是市政府建立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作委员会,设立塘河整治办公室,主要负责塘河整治的规划制定、工作协调和指导督促。“三区两委一市”和市政园林、市水利、环保局、行政执法、港航等有关部门先后建立了塘河整治工作的专门班子。三是明确了由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和瑞安市组成的温瑞塘河综合整治“5+
(二)制定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一是编制《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07-2011年)》,提出了“依法治河、科学治河、全民治河”的治理思想;确定了“一年止污治乱、两年截污纳管、三年除黑消臭、四年修复巩固”的四年治理目标。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经发出有关塘河整治文件14个,进一步明确了塘河整治的总体要求、年度任务、阶段性目标。二是出台了配套措施。在用地方面,市政府专门安排1000亩土地指标,统一征用后用于废弃地和违章拆除后空地绿化。在资金方面,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鹿城、龙湾、瓯海区由市区统筹安排,瑞安、经济开发区、生态园自我解决,今年初步计划投入87150万元,其中市本级52264万元、三个区7760万元、经济开发区3570万元、生态园7780万元、瑞安市15776万元。三是在加快塘河治理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涉河项目审批管理。鹿城区严格把关,拒绝批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以免新污染源;龙湾区突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瓯海区加强河道疏浚;瑞安市加大排污干管建设力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生态园管委会开展了水质改善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层层动员部署,
(四)突出阶段性重点,推进标本兼治。一是针对温瑞塘河河面及两岸垃圾堆积、河道淤积、违法占河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从3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开展塘河两岸垃圾清理大行动。“三区两委一市”立即动手,重心下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组织沿河有关乡镇(街道)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村(居)全面开展垃圾清理。二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关于加强城市建成区“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若干意见》。各区积极创新,鹿城区及时做好清脏拆违后的管理工作、设置清脏治乱责任牌;龙湾区舍得投入,率先对辖区135条道路实行市场化保洁,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瓯海区郭溪镇第一个将保护塘河纳入村规民约后,又率先启动专群结合的保洁队伍、村集镇运区消的收集系统、自给自足的环卫经费等实质性长效机制。三是开展违章建筑整治准备工作,组织调查摸底,根据水利、土地、规划等法律法规,下发了《关于拆除温瑞塘河沿线违法建筑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关于拆除温瑞塘河沿线违法建筑的通告》,明确塘河沿线违章建筑拆除的范围、实施主体、以及拆后的管理。市水利、市政园林、环保、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还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专项执法行动。
(五)全方位监督检查,紧盯目标不放。一是由市政府督查室和温瑞办定期督查,对面上治理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每月一通报。今年4月份,市人大组织了在温的全国、省和市、区、乡(镇)100多名人大代表,联合视察了温瑞塘河水系污染整治工作;市政协也专门组织委员开展塘河整治视察。8月上旬,市人大又组织了会前视察。二是阶段性重点工作,在市文明办和温瑞办日常考核的基础上,组织集中督查,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专门组织力量对各地、各部门清脏保洁工作分新闻舆论大检查、社会各界跟踪大督查、部门联合大巡查三个阶段进行专门的督查。7月下旬,市政府又从市城管执法局等6个部门抽调80人分4大组17个小组对“三区两委一市”的42个乡镇(街道)的1045条河道上半年清脏治乱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考核。三是对“河前三包”和专项整治挂钩联系责任制等专项工作,每两个月综合点评一次,点评结果及整改绩效纳入年末考核评比。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新一轮温瑞塘河整治工作启动快、态势好,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清脏保洁工作仍有死角。经检查,各地均有一些河段垃圾清理不干净,返潮现象时有出现;“城中村”环卫设施建设、垃圾清扫队伍还不能满足需要;部分群众特别是城郊结合部和外来人员环境卫生意识薄弱,乱丢、乱倒垃圾和乱排、乱放污水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二是违法行为查处难度大。根据调查,涉河违法建筑面广量大、历史违章多,现行违章时有发生,集中拆违需要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实施主体和职能部门关系、无偿拆除和政策补偿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排污入河还在一定范围存在,且比较隐蔽、分散、发现难。三是各地工作进度不平衡。“5加1”单位工程开工率最高为77%,最低的只有29%。尚有一批工程目前还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塘河沿线个别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部门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塘河整治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情况复杂,需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参与和配合。有的部门重视不够,简单认为塘河整治是“5加1”单位和塘河整治办公室的工作,主动指导服务不够。
针对塘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按照温瑞塘河整治年度目标,继续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责任目标、强化基层基础、强化保障措施、强化督查考核,因势利导、一抓到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活动。抓住当前塘河整治良好态势和有利时机,深入宣传,充分发挥沿河乡镇(街道)、村(居)、学校、企业、老人协会积极性,形成治河合力。加强教育,提高市民特别是新温州人的公共卫生意识,逐步改变市民乱丢垃圾、乱排污水的不良习惯。典型示范, 9月中旬,拟在龙湾区召开全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广龙湾区道路清扫保洁经验,巩固塘河清脏治乱成果。
(二)进一步落实基层组织职责。在全面强化“5加1”单位责任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从市区两级下移到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要细化塘河整治时序,进一步明确阶段性目标,定期巡查、督促,指导、帮助街道(乡镇)、村(社区)及时有效开展以垃圾收集与清运、环卫设施建设和配置为重点的各项整治工作。机关事业单位要继续落实好“河前三包”和塘河整治挂钩联系制度。
(三)进一步开展清脏拆违大行动。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建成区“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若干意见》,将清脏保洁工作延伸到城市建成区164平方公里范围,全面落实“城中村”的环卫设施建设、清扫保洁队伍、环卫经费投入、日常卫生管理。以温瑞塘河主要河道为重点,全面排查、稳步推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清障拆违大行动,妥善处理塘河历史违章问题,对现行涉河违章建筑一律拆除,同时做好拆后管理和建设。
(四)进一步加快治河工程建设进度。坚持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倒计时安排工程进度,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及时调整计划和投资,做好资金筹集和调度,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年度计划的完成。要加大截污纳管力度,推进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加快垃圾收集消纳设施建设进度,使垃圾屋有地方倒、有地方转运;推广“水专项”试点,促进九山外河、蝉河等黑臭河道水体治理;继续抓好塘河调水和活水工程,改善塘河水质。
(五)进一步加强督查考核工作。市府督查室和文明办、温瑞办将根据分解指标,全面加强检查、督促、考核、通报,及时督促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治河责任落实到位。各职能部门要强化巡查,密切协作,依法管理,杜绝边整治、边违章,边建设、边破坏现象的发生。要将目标责任体系的建立从督查、考核转移到行政责任追究。对治河不力、不作为的单位与个人,予以通报,直至责任追究。
温瑞塘河是温州人民的“母亲河”,整治温瑞塘河、建设生态文明,是惠及广大群众的环保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尽管塘河整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情况依然复杂、任务依然艰巨,但现在治理塘河的时机更成熟、基础更扎实、条件更充分。市政府将根据市委的部署和市人大的决议,全力以赴、求真务实,坚持常抓不懈、实施长效管理,为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作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