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电工,经历20多年风雨,编织出从白手起家到数亿元资产的财富神话。他从温州第一家私人办客运,到全国首例私人办驾校,再到温州首个私人联合开发军用地……他就是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龙湾区第六届人大代表、温州市丰篮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龙。
敢为天下先
张福龙是一位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具有非凡胆识的优秀企业家。在他身上有着果敢、敬业、勤奋、乐观和敢为天下先的品质。80年代他丢下铁饭碗毅然下海,白手起家创办了全国首家私人客运公司,历经多年的艰辛创业,精心经营,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敢为人先的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又把目光投入到国内私人尚未涉足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凭着不屈不挠的韧劲和聪明智慧的头脑,成功创办了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全国首家私人驾校就这样诞生了。
在前进的路上,张福龙从未驻足留连自己缔造的风景,一次朋友无意间的一席话,却激发了他涉足房地产的雄心壮志。虽然隔行如隔山,可从不低头服输的他又来了一次别人意想不到的举动——2000年创办了滨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营企业,他始终把诚信放在首位,坚持合法经营,诚信为民,诚实纳税,企业多次被评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级信用企业、纳税大户,被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华亿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评为AAA级诚信企业。面对无数的荣誉,他总是意味深长地说:“我的光荣与幸福是苦出来的,不是奖出来的”。
把心贴向农民兄弟
张福龙出生在农村,特殊的经历形成了他从农村基层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农民的感情。这些年来,张福龙以调研员的身份走遍了温州的许多农村,细心地调查,认真地研究,这位房地产界有点“不务正业”的老总把心贴向温州百姓,把脚踏在农村大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通过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
他说:“温州市场经济很发达,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农民的生活依然很苦,农民基本上靠土地吃饭,他们很少参与经济领域,最明显的是流通领域,农民几乎不参与流通,丰收在即,可菜农却怎么也没想到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蔬菜居然卖不出去,有一次我在菜地里看见积压成堆的被弃盘菜。于是我想,要帮助农民及时把农产品推向市场,使温州种的盘菜、杨梅能在全国销售。但是,做农产品物流投入大,收益慢,利润不高,现在我只能以房地产经营的方式来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张福龙深知中国有8亿农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所以毅然决然地从商业转向农业投资,积极引进外资创办了“中外合资温州市丰篮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与“中外合资温州福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两个项目总注册资金达2400万美元,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
他说,虽然从事房地产开发多年,但是不一定非得把它扩张到多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多的是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奢华遗忘了饥寒,富人遗忘了穷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开发商多一些社会责任,多把目光投向那些有利于民生的行业。
省长面前直言不讳
今年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州代表团的会议室里气氛轻松而热烈。围绕着省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温州发展实际,温州代表纷纷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审议意见。审议中,吕祖善不时插话,与代表们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提出建议。
前面的几位代表发言后,第一次当选省人大代表的张福龙按纳不住了,“我说一下农民失地以后生活现状和居住状况。我就温州龙湾区蒲州和状元镇做了初步调查,91年、92年、93年两村土地给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用,当时劳力安置费只有1.2万元以下,被征地农民早就花光了这一点钱,失地农民中有30%做点小生意,40%搭建一些违章房出租,20%打一些零散工,剩余10%的失地农民家庭,靠外出打工过日子,如今子女长大了,房子又破旧不堪,下雨漏水,拆建没钱,规划又通不过,违章搭建房被规划部门清拆,苦不堪言。失地农民生活和居住条件如此恶劣,造成村容脏差乱暂且不说,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话匣子一打开,张福龙又继续说,我建议省政府会后,立即召集省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省各地区调查,了解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村,有多少这样的失地农民没事干没房住,然后出台统一优惠政策,让各级相关部门多帮农民出点子办实事。同时,开展旧村改造,不要限制容积率,按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容积率,留一部分营业房作为村集体所有,安排失地农民再就业,每个村自求平衡,这样既能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又能解决生活困难和改善住房条件,也能改变村容村貌。特别是某些职能部门不要再拿那些对农民不利的老政策来限制农民,多帮老百姓干点实事,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清楚的很。
听了张福龙代表的这一建议,吕祖善不住点头,连说“好”,并表示省政府将予以认真考虑研究。吕祖善省长形象地比喻道:“温州在发展过程中要爬的坡,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更陡峭。”对温州今后的发展,吕祖善用“全力支持”和“应尽责任”表明了省政府的态度。他表示,省里今后要重点帮助解决两个事关温州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个是拓展发展空间,要抓住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这一机遇,合理科学规划、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再造一个新温州。另一个是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公共服务均衡化、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等途径,加大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建言献策见实效
尽管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张福龙不乐意说自己是房地产老总,更愿意把自己说成是人大代表、农业开发商。
去年,第一次当选市十一届人大代表的张福龙一口气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龙湾上庄河河水污染问题的建议》、《关于予以落实龙湾农业旅游观光园用地的建议》、《关于落实已经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供地指标的建议》等5件建议。“政府重视建议,让我这个代表当得非常有成就感。”张福龙自豪地说。
上庄河是温瑞塘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龙湾区蒲州街道屿田村、上庄村和状元镇石坦村等行政村,沿岸住有成千上万的居民。由于近代工业企业的兴起和外来务工人员的集聚,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趋使下,把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水源严重污染,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急剧恶化。在提交的建议中,张福龙呼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人为本,不惜一切代价,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根治上庄河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提供一处河流清净、环境优美的生存空间。
建议提交后,温州市环保局、温瑞塘河指挥部、龙湾区政府高度重视,进一步排查上庄河附近的企业,加强监管频次,加大对上庄河的污染整治力度。龙湾区政府还将上庄河微生物治理、生态修复、清除污水黑臭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之一,上庄河的黑臭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张福龙在发展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切入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乐于慈善事业。同时,还十分关心社会治安和警务队伍建设,向民警救助基金捐款,为社会治安贡献力量。
采访中,张福龙直言不讳地说,作为人大代表,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分量肯定比一般人重。这不是我个人的能力,而是法律赋予了我这样的“话语权”,我如果把这个“话语权”闲置起来,就对不起人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