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温州—— 记市十、十一届人大代表、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副会长、福州市温州商会会长 毛海渊

发布时期: 2008-02-02 信息来源: 温州市软新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

2008年奥运会期间,位于京、津、唐北大门要塞的山东省滨州市“国贸新天地”商业中心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零售巨头沃尔玛以及山东省最具经营实力的济南贵和购物中心都将入驻该中心。致力于打造这艘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商务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航空母舰的企业家就是毛海渊。

如今的毛海渊拥有三重身份,他自办企业,现任加拿大海鑫国际集团公司、山东滨州海鑫置业有限公司、福州海鑫置业有限公司、福州海鑫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自2002年起当任福州市温州商会会长,是在福州的温籍企业家的领军人物;他连续两届当选为温州市人大代表,是全国各地温州商会会长中唯一一位温州市人大代表。

 

认真履职

为在外温州人代言

 

目前,我市有175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并在142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温州商会。“作为他们之中唯一的市人大代表,我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代言,架起家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在外创业者之间联系的桥梁。” 毛海渊自感身上的担子很重。

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毛海渊吸纳各地商会会长意见,提交了《关于建议将市协作办更名为温州市人民政府国内合作局(办公室)的议案》。他指出,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主要职能是在全国范围内协调配置重要生产和生活物资,供温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故定名为协作办。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协作办原有的这一职能已不复存在,而参与国内合作等其他方面的职能则逐步强化,其名称已不能如实反映职能,并一定程度阻碍了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建议更名为“温州市人民政府国内合作局(办公室)”。

毛海渊事先翻阅了大量资料,详细了解市协作办设立的时代背景和行政职能的演变,议案从“协作办”定名的宏观经济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实际上已实现职能转变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新的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更名的必要性、国内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等多方面陈述了建议更名的理由和依据。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后,市协作办已经将工作重心从过去单纯的物资协作转向全方位的国内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市协作办作为温州市开展对内开放和国内合作的职能部门,其工作职能不断得到拓展,现在已完全没有具体的物资调配职能,而是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着眼于对社会和企业的引导;业务范围也不再是局限在经济协作上,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交流的方向也不是单纯的引进来,而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毛海渊认为,上述职能的拓展早已超越“经济技术协作”的范畴,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息等要素充分融合的全方位合作交流局面,继续沿用自计划经济时代,以行政手段协调配置物资为主要任务的“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已与实际工作内容产生脱节,不能准确表述、全面概括该办现有职能,并影响到职能的更好发挥。

毛海渊建议,如果把该办名称换成更全面更富时代意义的“国内合作局”,就可以把温州的国内合作工作推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籍此提出加强温州国内合作工作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出台新的举措,为进一步拓展温州的国内合作与交流打开新的大门。

当时,建议受理单位——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市协作办一起,做一次深入调查,然后积极向市政府领导建议,争取早日整合我市对外交流合作的机构,并将该类机构在我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7226,为加强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发文,同意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更名为“温州市人民政府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

尝到甜头的毛海渊,20073月,又向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递交了《关于设立由市级专职领导牵头的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异地商会工作领导的建议》。连任市人大代表的毛海渊希望温州市委、市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把异地温州商会的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政府挂帅、商会搭台、在外的温州人唱戏”这样一种局面,引导异地温州商会发挥更大的力量,让曾经为“温州”这个品牌在全国掷地有声、为温州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在外温州人和异地温州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并且为温州的第三次跨越做出新的贡献。

 

穿针引线

积极为在外温州人服务

 

2007328上午,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外地温州商会会长在万豪大酒店召开座谈会。

会上,毛海渊着重就如何做好温商企业“回归工程”和为温州“第三次跨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政府要做好温商企业‘回归工程’。现在市政府到处在外招商引资,其实更应该把温州人在外企业引进来,提供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好的平台,好的发展空间,合理规划项目。”一片赤忱之心溢于言表。

离开温州20余载,毛海渊对故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至今他的户口所在地仍然是乐清。逢年过节,他都要带着一家老小回乐清老家与家人团聚。每一次温州代表团、考察团来榕考察,他都热情接待,亲自陪同。他经常应邀参加各级各类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每每这时,他总是向与会者介绍福州、温州两地的建设经验,为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两地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作为福州市温州商会会长和世界温州人联谊会副会长,他以商会为平台,团结在榕温商,谋求企业、商会的共同发展。毛海渊坚持商会的宗旨,努力为在榕的温州人服务,为福州、温州两地的经济发展服务,热心为会员谋利益、促发展,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和知名度,深受会员的尊重和拥护。

解决几百名在榕温州人子女的入学问题,帮助处理交通事故,调解经济纠纷,为经济窘迫的老乡解决路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毛海渊始终认为,商会是一个整体,是在外温州人温暖的“家”,大家要团结协作,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要真正架起两地市之间的经贸往来的桥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共谋发展。商会还应积极为会员与福州企业家、外省企业家及外商间的沟通交流提供机会。

20051025下午,福州市广达路世纪新华都酒店突发大火,5名住店旅客从着火的10楼窗户跳下逃生,3人当场身亡,2人摔成重伤。5名死伤者其中4人是来榕参加第25届全国摩托车及配件展示交易会的瑞安商人。事发之后,死伤者家属及其同乡几百人滞留福州,要求追究事故责任。死难者家属和部分客商表示,要追究业主和经管的工商部门、消防部门的责任。如果福州市有关部门不认真解决该事件,将会“有所行动”,情况十分危急。

那段时间,毛海渊不眠不休四处奔走,一方面安抚温州老乡的情绪,避免闹事,维护当地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最大限度为老乡争取正当权益,协助做好善后工作。事情最终得到了妥善处理。

 

热心公益

“安心工程”成典范

 

毛海渊既是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乐善好施者。2002年,毛海渊回温州考察时得知,温州市政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改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让外来人员安心在温州扎根工作,启动了一项重要的系统性民心工程——安心工程。这个工程给了毛海渊新的创业灵感。

返回福州后,他投资创办了福州海鑫置业有限公司,在福州连江县敖江投资区内置地110亩,精心打造公益性工程项目 “安心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海鑫阳光公寓”,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子女教育、培训、管理等问题。“安心工程”建成后,可容纳2.5万人居住和生活。作为配套服务性项目和一项带有社会公益性的投资,该项目受到了福建省、福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毛海渊为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成绩和投资社会公益性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311月,毛海渊被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和福建省工商联授予2000-2002年度“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目前,工程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五六万平方米。

事业有成的毛海渊不忘回报社会。他积极参加“春风行动”、“光彩事业”等慈善活动。他捐资助学,帮助三名温州籍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他扶贫济困,带头为福州永泰伏口乡贫困村民捐款;家乡温州遭“云娜”台风袭击,他立即施以援手;捐款抗击“非典”,他义不容辞;救助印度洋海啸灾民,他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他个人捐款公益性活动近百万元。

毛海渊常说:“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企业,而是属于全体员工、属于社会,我要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

采访接近尾声,人民路华灯初上,霓虹璀璨。作为一名在外温州人的代表,望着车来车往的繁华故乡,毛海渊衷心希望温州的明天会更好。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