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的拥军情怀

发布时期: 2007-12-06 信息来源: 温州市软新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

今年81日,黄作兴光荣出席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受此殊荣的全国仅13名拥军模范代表,黄作兴是浙江的惟一代表。

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退伍30年来,退伍不褪色,转业志不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骄人业绩,为代表增色,为军旗增辉。

 

从战士到“阀门骑士”

 

黄作兴出生于瓯江畔的一个农民家庭,刚满18岁就开始了军旅生涯。在部队的4年里,他一刻不停地跟着老师傅学习机械、车辆修理技术,学会了车、刨、铣、焊等各种操作本领,并深深地爱上了机械这个应用广泛、神通广大的专业。1977年部队退伍回乡后,又当上了一名机械工人。1987年他办起阀门企业,经过二十多年刻苦自学和不断自主创新,拥有了25项国家专利,获得43届和46届世界发明一级骑士勋章,2001年至200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承担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8项,其中有3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论文2篇,6个新产品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个获省级高新技术产品。黄作兴个人完成的科技成果数量和级别为全国阀门界之最。他从一个军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个驰骋在阀门王国的“骑士”。

200482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江南阀门公司并操作阀门,赞扬“江南阀门滴油不漏”。就因为黄作兴研制的蝶阀是世界上密封最好的,为世界上第一台“调节型金属密封蝶阀”;他研制的快关蝶阀是世界上关闭最快的,成为世界第一台0.5秒电液联动快速关闭阀;他研制的5电动真空蝶阀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填补了国际空白。特别是近三年来新产品产值占全部销售额的76%以上。企业成为温州市5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家诚信示范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获得核阀生产许可证,并且获全国阀门行业惟一驰名商标。同时,他发明的一系列阀门产品已应用到国内外5000多个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工程上,推动了中国阀门产品的更新换代,引领世界阀门的科技新潮流。同时,为全国阀门行业节汇1.8亿美元,创汇6000万美元,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退伍兵到拥军模范

 

事业成功的黄作兴时刻不忘关心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事业,他常说:“有国才有家,没有强大的国防建设,就没有富裕的家庭。”1998年,黄作兴组建温州市民营企业首个民兵连,年年坚持训练,年年增拨活动经费,年年增加人员。黄作兴坚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20年不间断。每逢春节、“八一”,黄作兴都带领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前往驻地海军、海军舟山基地“温州舰”、当地军分区开展捐资慰问活动。

思想工作联抓,军企定期交流。2002年,黄作兴受邀向温州军分区海防营的临退伍战士和驻温部队官兵介绍自己从“战士到骑士”的经历和体会,使部队官兵了解退伍转业军人是大有作为的,为部队官兵退役转业到地方做好思想准备。黄作兴组织集团全体员工积极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三热爱”活动。每年三次邀请战斗英雄、部队首长给全体员工上课,讲英雄、讲军事、讲传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三热爱”。2004年省军区副司令员陈传发率领驻浙部队和省人大代表专程到企业,与黄作兴交流参政议政体会。此后,黄作兴向省人代会提出“加强民营企业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议案,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

开展互帮互学,军民共同提高。黄作兴十分注重发挥自己企业科研、专业技术的优势,通过短期和长效的共建机制,为部队提供资源共享和智力服务,加大对驻军科技人才的培训。近三年,派出专家27人次,到军营传授有关科技知识、培训官兵351人次;集团定期邀请军分区、人武部或驻地部队官兵对企业员工进行军训,受训达1500人次。

公益事业联办,官兵员工共享。组织退伍军人、民兵骨干和当地驻军一起参加温州市诚信日活动,参加献血活动及企业所在地龙湾区科普活动。去年的科普周,集团公司的工程师与驻地部队技师结成14对互帮对子,将一次性科技拥军变为长效互动共建活动。

黄作兴曾是一个兵,所以他对当过兵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近20年来,他与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结成帮扶对子,照顾帮扶141名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抚养军人遗孤12人。公司所在地有一名退伍军人瘫痪在家,黄作兴几十年如一日,在经济上接济他,在生活上照顾他,还帮助他开了一个小店铺。在黄作兴的资助、帮助下,他的两个孩子如今都已大学毕业。1996年,黄作兴承诺,要照顾抚养一位病故退伍军人的两个儿子,当时,这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才7岁。20年过去了,黄作兴当年的承诺已经兑现:两个人都成为企业管理和科技的高级人才。

黄作兴还热心扶贫慈善事业。2000-2001年与文成县大峃镇扶贫结对,2002-2004年与泰顺县泗溪镇结对,2005-2006年与平阳吴垟乡扶贫结对,2007年又与文成县巨屿镇扶贫结对,先后参加2004年温州“桑美”台风、2006年苍南“云娜”台风等多种形式的捐款救助,他被选为温州市慈善总会常委、龙湾区慈善总会副会长。

二十多年来,黄作兴为拥军、扶贫和慈善公益事业捐资达7600多万元。

 

科技拥军,让利一千万

 

在今年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黄作兴让利1000余万元,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成功研制超音速风洞蝶阀尖端国防产品献上一份厚礼。

他再次研制成功高压空气大型金属密封蝶阀和调压阀,应用在国防领域,提供了亚洲最大的飞机、导弹、宇宙飞船各种飞器型体超音速三倍以上空气流体试验和抗冲击风洞试验基地所需风速误差调节小于1‰大型高精确度的阀门。这也是我国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此项领先技术的国家。

2000年,他带领江南员工研制出超轻型的蝶阀,成功地解决了我军在战争时前方输油管线安装缓慢、量重形笨、造价昂贵等问题。三项尖端产品进入我军国防和航天领域,在我国民营企业尚属首创。  

2006年,黄作兴带领江南员工研制成功的真空双向密封蝶阀,应用于解放军某部,解决了飞机发动机、导弹发动机、神州六号飞船发动机等各种发动机试验基地急需大型管线真空双向密封蝶阀的难题,彻底改变该产品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飞天之前,江南阀门公司作为第一个进入亚洲最大风洞试验基地的国产阀门集团企业,为试验装置提供双向真空密封蝶阀和专门调压阀,助推“嫦娥”奔月。

今年“八·一”期间,中央各大媒体再次聚焦黄作兴。81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在报道他的事迹时用的标题是:“退伍不褪色,他是新型科技拥军带头人”。

“我的一切的进步和成绩,归功于人民军队对我的培育,我永远要尽自己的才智,来报答人民军队”。黄作兴表示,今后他将继续做好拥军工作,继续走科技拥军之路,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拥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采访快结束,黄作兴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作为全省惟一拥军英模代表参加这次盛会,并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使他永生不忘。会议期间新闻媒体对我们拥军代表尤为重视,新华社每日电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时报记者均来采访,并报导了我解决残疾退伍军人就业和科技让利拥军事迹。会上还碰到部队代表飞天英雄杨利伟,飞机试飞英雄李中华、武警独臂英雄丁晓兵、86岁的抗日英雄、白洋雁翎队副队长孙革、优秀退伍军人德才加、“军转干部的优秀代表”、四川省工委办公室主任林强等,特别是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和合影,如此近距离看到胡总书记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心里暖烘烘的。合影时,我站的位置离胡总书记很近,深感十分荣幸。胡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英模的贡献并号召全国人民和全军官兵向英模学习,这是我一生的光荣和自豪,更是我省部队和地方的光荣和自豪。这既是我人生的最高点,又是我人生的新起点,只要想起今天的光荣,我就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今后更坚定地走拥军之路。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