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代表团简报(第一期)
发布日期:2025-01-21字号:[ ]

以港聚产  以产兴城加速推动“海上花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1月20日下午,洞头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

王振勇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体现在重大项目开工数量越来越多,重大改革牵引带动越来越有力,重大平台创新策源越来越明显,重大活动品牌效应越来越响亮,并对洞头发展寄予了“提速推进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大力弘扬海霞精神”等任务要求。建议要抢抓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建设机遇,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建设,更好发挥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作用。一要加强双招双引,与省海风公司协同发力,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加快集聚风电配套产业。二要大力招引海洋科创平台和顶尖人才,推进海上能源与海洋资源综合技术研究院建设,谋划海洋生物合成制造产业先导区。三要强化要素保障,统筹空间优先保障风电母港产业用地,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四要持续抓好大小门岛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推动洞商回归、产业集聚。

王蛟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实事求是,部署工作科学系统、具体实在,是一份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充分展现了温州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体现在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力度大、态势好,进一步打牢了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基础。建议:一要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抓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大孵化器、小微园等科创空间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二要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用地、农房等重点领域改革,盘活资源、激发动能,吸引各类人才回乡返乡,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三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纾困,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郭云强代表说,报告展现了全市上下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努力实现“难中求突破”的昂扬面貌,并多处提及洞头重大项目、重要事项,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海岛发展的关心关爱。洞头将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项目龙头作用,加快培育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极;注重以强城旺旅为牵引,努力擦亮生态金名片、建美风貌核心区、提高旅游辨识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岛;注重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聚焦营商环境、风貌提升、旅游服务等推出管用改革实招,提速建设浙南近洋航运中心,打造向海开放桥头堡;注重以为民造福为根本,提升基础配套承载力,推动公共服务提质效,打好富民安民组合拳,打造共富海岛先行区。

刘素婷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浓、工作举措实,是鼓舞民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建议市级层面:加大对洞头状元岙港区建设与发展的支持,争取状元岙三期工程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提升港口运力;加快状元岙铁路规划落地,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出台风电母港产业支持政策,助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张胜海代表说,要完善财政R&D经费稳定增长机制,调整财政科技支出结构,重点聚焦R&D经费支出保障。稳步推进民间金融改革,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强化民间金融治理。

钱素文代表说,要强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加大科技产品的推广应用,抓好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洞头与浙江工业大学深度合作,开展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郑晓斌代表说,要全面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温籍在外大学生等人才流向温州,并加强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

甘海选代表说,要支持洞头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建议市应急局和市红十字会指导洞头建设海上救援培训基地,派遣资深应急救援培训师,制定建设方案和运营管理制度。

吕良栋代表说,要支持规范教共体建设,加快打通市区两级结对限制,建立联合考核机制,保障教学质量。支持洞头海霞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与发展,设立先锋女子民兵连专项扶持资金,强化海霞营地项目建设指导并加强项目审批与安全监管。

周春萍代表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要高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过度追求升学率。

黄莉莉代表说,要加大对传统企业转型的帮扶力度,从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撑。同时呼吁市政府加快市区供气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蔡继勇代表说,要争取优化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科学规划国家公园范围,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市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全市渔船过户规范化管理,统一全市标准,建立区域协同监管机制。

列席会议的叶海峰同志说,要继续推进瓯洞一体化发展,促进温州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要继续为招引项目提供全方位帮助,让项目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列席会议的林琼同志说,要强化区级产业政策配套资金兑现监督,全面打响“温暖营商”品牌,让“有感服务、无感监管”落到实处,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列席会议的程宗迪同志说, 要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优化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2021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