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创新史 打造新样板为温州全力冲刺“双万”城市贡献鹿城力量
1月20日下午,鹿城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
白洪楞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温州发展成效,深刻感受到温州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出圈出彩的城市形象,充分展现了市政府务实求实的工作导向。鹿城将着力做好“四个聚焦”,确保市“两会”精神在鹿城落地见效。一是聚焦项目投资,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关破难”行动,谋划、包装一批项目,向上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更大力度推进做地清零工作,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二是聚焦促进消费,以大力提振消费市场活力为目标,进一步挖掘文旅资源,创新文旅消费内容,丰富古城消费业态,全方位提升消费能级。三是聚焦创新赋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系统做好“创新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三篇文章,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是聚焦品质提升,持之以恒把重点区块建设好、把人居环境营造好、把公共服务优化好,为温州全力冲刺“双万”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贾焕翔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务实且富有前瞻性,既全面总结了工作成果、彰显了民生“温度”,又清晰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建议市政府落实中央和省市全会在“兴业、强县、富民”方面的部署要求,在“强城兴村融合”上出实招、求实效。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文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民企活力,确保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要打好乡村振兴的实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带动作用,不断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配置,打造特色IP,促进农民增收。要夯实交通建设的根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更加重视西部时尚城和七都未来科技岛的交通建设,特别是330国道藤桥段改建、绕城高速藤桥连接线、双藤公路二期与瓯江路西延线连接段,以及七都岛内道路相互联络、交织成网和七都二桥等外联工程的建设。
胡海忠代表说,要积极探索“核电站+数据中心”合作模式,加快建设核电供能数据中心,推进数据整合归集,实现数据互通。
林光武代表说,要规范行业协会管理,支持商会持续发展,探索商会承接职能,加强统筹沟通协调,建立长效宣传渠道,充分发挥温商在投资促进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徐丹代表说,要强化对外合作交流,根据实际需求优化出入境政策,创新服务流程,升级机场基础设施,创建医疗对外交流品牌,激活对外交流潜能,打造对外交流优质窗口。
吴俊健代表说,要立足“双碳”基础,加快碳资产评估管理和产品碳足迹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攻坚力度,加快规划审批,保障电网建设顺利落地。
黄敏乐代表说,要完善退休职工健康体检项目,根据实际需求提高体检标准,调整体检类目,整合体检资源,有效提高退休职工健康水平。
孙国勇代表说,要积极学习先发地区“双碳”工作经验,加快推动“国际碳中和”生态服务体系构建和国际碳汇试点工作。要优化出海安全防护服务,推动“出海安全型园区”建设。
王海英代表说,要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以老养残”家庭帮扶机制建设,系统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潘宏源代表说,要落实科研平台扶持政策,强化人才引进培育,加大成果转化激励。
吴奇红代表说,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网店商家的审核管理,搭建商家、平台、监管部门三方沟通机制,完善网店使用虚拟地址注册的法律法规。
王少伟代表说,要制定景区门票减免和购买温州本地产品补贴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增长。要优先保障人口补贴和人才补贴,努力提高出生率和留人率。
滕敏亮代表说,要设立扶持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科技研发基金,引导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建创新平台,创新储能商业模式。要建设涵盖储能全流程统一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简化500KWh以上储能电站验收流程。
王楚楚代表说,要科学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制定贴合实际的改造政策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郑央凡代表说,要加快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优化青年生活场景和服务,打造青年创新发展环境。
黄日胜代表说,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谢海斌代表说,要强化养老护理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出针对青年群体的养老护理员培养计划,加强行业监管与服务。
雷欢代表说,要对新江路附近道路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将机场路中间绿化带改造成“拉链式”潮汐车道。
黄庆增代表说,要灵活调整暑期托管服务时间,充分利用本土研学实践基地社会资源,加强与暑期活动机构的合作。
谢奕崇代表说,要开发盘活城市低效和边角用地,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郑莱莉说,要着力推动扩消费工作,将鞋服产品纳入以旧换新政策和政府消费券支持范围。要帮助企业出海发展,组织开展跨境电商服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