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大:健全机制 推进评议精准化实效化

信息来源:瑞安市市本级作者:王话雨 谢钦袖
发布时间:2024-09-05浏览次数: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牢“评事不评人”方向,自2013年起每年筛选2~3个政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效,有力推动被评议部门依法行政和为民履职。近年来,以“对象选得准、情况摸得透、工作评得实、问题督得紧”为导向,修订完善部门工作评议办法,构建“六维画像”指标体系,实现“一张画像知部门、一套标准评工作、一个平台督落实”。

创建指标体系,了解部门工作更全面。聚焦工作评议中的“信息不对称”“依据不充分”等问题,积极探索量化体系建设。一是收集“关键信息”。梳理人大工作中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审议意见落实、代表建议办理等方面情况,归集依法治市、政务服务、纪检、审计、考绩、信访等6类信息,使评议调查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二是设置“六维指标”。从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建议办理、接受监督、为民服务及负面清单六个维度设置指标,分别按15%、15%、15%、25%、30%赋分,“负面清单”实行反向赋分。三是开展“部门画像”。为所有50个政府部门生成“画像”,直观展示每个部门上年度总体工作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评议部门29个(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171个,评议结果应用于部门班子成员岗位调整、部门年度综合考绩等方面4次,增强人大监督刚性与实效。

注重深度融合,评议部门工作更精准。紧扣“筛、查、评”等环节应用指标体系,提高工作评议的精准性。一是融入“筛”的环节,精选评议对象。依据“与市委中心工作关联度大”“代表和群众关注度高”“近五年未评议过”等原则,智能筛选符合条件的对象名单,并采取线上“推荐+票决”方式,最终由常委会会议确定3个年度评议对象。今年确定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3个单位为评议对象。二是融入“查”的环节,全面掌握实情。借助“手机端”问卷调查功能,结合线下调查渠道,广泛收集代表和群众对被评议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形成高质量的评议调查报告奠定基础。三是融入“评”的环节,提升评议质量。依托“六维画像”应用,直观反映部门近两年工作及横向比较情况,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评议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作为评议重点,提高部门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比如,紧扣助推三个“一号工程”、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等部署要求,推动市科技局每年举办汇集近500名海内外人才的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实现交流活动引才、科技项目留才、培训服务育才。

实行分类监督,推动问题整改更有效。搭建工作评议实时监督平台,推动被评议部门整改落实。一是聚焦重点问题,加强“靶向监督”。督促被评议部门对照评议意见,梳理问题清单,逐条细化措施,导入应用场景,通过掌上应用定期跟踪问题整改进度、提出意见建议,促进“问题清单”变“成果清单”,近三年督促市民政局等9个部门梳理问题共120多项,逐项得到整改落实。二是聚焦面上问题,做到“上盯一级”。对一些矛盾多、阻力大、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以正式文件反馈市政府,要求予以统筹协调解决。三是聚焦一线问题,强化“县乡协同”。建立县乡人大联动评议机制,评议对象确定后,相关乡镇(街道)人大(工委)跟进对部门站所的评议,放大监督协同效应。通过评议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履职、改进工作,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聚焦西部养老服务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市民政局利用闲置的卫生院医疗用房,打造全省首家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内开设的养老机构,开放医疗床位58张、养老床位51张,“医养结合”经验在《浙里共富》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