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人大:精准监督助推8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
发布时间:2024-09-18浏览次数:
五年来,龙港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医疗、教育、文体等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重点,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在人大监督下,龙港每年将80%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业支出,大力实施公共服务补短提质行动,不断整合优质资源,推进“医共体”“教共体”“文共体”等改革,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
助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在镇改市以前,龙港人都习惯去苍南、平阳,或者温州市区看病。”为改变这一状况,龙港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医疗水平、医疗资源、医疗人才等方面工作,持续监督“医共体”打造,专题听取审议龙港市人民医院提升发展情况、医保基金监管和支付方式改革进展情况等工作报告,监督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调研助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连续五年将龙港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集中督查+代表“一对一”跟踪监督的形式,推动新院区有条不紊建设。先后多次针对龙港市人民政府与温医大附一院合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正确行使重大项目决定权,并于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与温医大附一院合作办医有关事项的报告,助推合作顺利开展。五年来,龙港市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其中龙港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迁建工程投资近27亿元,占地面积253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规划1500张床位,建成后将是省内单体最大的县级公立医院。
助推教育基础提档升级。持续跟踪监督龙港市教育设施布局(2020-2025)专项规划编制、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中小学校配餐、午休等情况,并连续五年将“教育质量提升”“校园提升”“优学优教”等相关项目纳入龙港市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中,针对学校布局不尽合理、学校基础设施还需改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言献策”。设市以来,龙港市在人大监督建言下,加快新校建设,促进老城区学校提档升级,先后投入30多亿元,2022年全市一次性集中开工建设职业中专、科技高中、外国语中学、新城实验中学等30个教育重点项目,陆续投用实验小学、宏程小学等学校,启动公办幼儿园建设等,夯实地方教育的底座;累计招录教师945名,其中硕博人才128名,并打造“教共体”“教研共同体”,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
助推文体场所提标扩面。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龙港现有文化场馆“建管用”情况,采用专题询问形式,“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专题询问”作为亮点工作来推进,以人大监督助推龙港高质量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聚焦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等情况,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主题活动,围绕“开展《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执行情况”主题的调查问卷和“随手拍”活动,先后多次开展体育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深入挖掘龙港市传统体育设施布局的问题与短板,并提出建议,助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五年来,龙港市围绕文化基础设施,通过“文化空间合伙人”模式,“书房+咖啡”、“乡村博物馆+研学”、“非遗手作+文化空间”等,点亮龙港文化新场景,同时倡导企业、社区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累计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5.7万平方米;共建成32个省市级体育民生实事项目,包括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利用桥下空地建设篮球场,利用积水洼地建设足球场,龙港社区体育场地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