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温州市人大代表郑思钢
发布时间:2024-07-11浏览次数:
有这样一位特殊而又平凡的人物,他既是一名维护法律公平实施的律师,又是一名肩负着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他就是温州市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温州市律师协会理事、浙江昇铭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郑思钢律师,他以独特的身份,在双岗上展现出非凡的履职风采。
立足本职,奋力书写责任与担当。作为律师,郑思钢凭借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诉讼技能,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捍卫着法律的尊严。他严谨对待每一个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成为当事人信赖法律的守护者;执业十六年来,他办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千余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以亿计。他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获得当事人和司法行政领导一致好评,曾多次获得苍南县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温州市第五届青年律师之星、温州市律师协会优秀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律师行业个人嘉奖等荣誉。
作为律师,郑思钢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他主动承接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的复杂疑难的法律援助案件,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优质法律服务;他免费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为村居和村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曾为苍南县望里镇南茶寮村村两委届中调整、南茶寮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提升提供法律帮助,获得村书记和主管乡镇领导的高度赞扬;他积极参与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曾多次为苍南县树人学校、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苍南县灵溪镇第四小学、苍南仪表集团、苍南县望里镇六板桥村、苍南县望里商会、驻苍某空军部队开展公益法治讲座;连续多年为苍南县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人员提供公益的法律知识培训;注册浙江志愿者并成为苍南爱友社工服务中心会员,积极参与社工组织的雷锋驿站法治宣传公益服务。
用心履职,为温州“强城行动”贡献力量。作为人大代表,郑思钢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法律视角深入剖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一)针对温州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政策红利也逐渐弱化,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并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大背景,他领衔撰写了《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代表建议从优化提升政务环境、优化提升法治环境、优化提升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人文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方案举措,大部分的建议内容被温州市委改革办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温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吸收并予以实施。(二)针对各地法院为了达成“诉源治理”考核指标,违法违规不予立案,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的司法现状。他领衔撰写了《关于人民法院完善诉前调解与立案登记衔接的建议》,该建议被列为市领导重点督办件,并荣获2023年度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自此,温州地区各县市区人为控制立案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够做到尊重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要求。(三)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执行难问题。他领衔撰写了《关于在村居社区、工业园区及行政审批中心设置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曝光台的建议》、《关于人民法院探索创新优化提升司法执行手段,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分别从解除悬赏布控比例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争取公安部门的支持,协助抓获悬赏布控的被执行人;以数字赋能撬动执行效率提升;加大司法执行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规范执保案件与初执案件的衔接为解决执行难,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议和意见。(四)其他助力温州“强城行动”的履职担当。积极参加温州市委改革办主办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座谈会,为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关于温州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草案)》的初审工作,为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地方性法规贡献自己的智慧;积极参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苍南县上半年国民经济报告执行情况、《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贯彻情况等内容的调研活动,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温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组织的2024年部门预算草案听证会,并针对市质监局关于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所做的具体工作及相关预算安排发表询问意见;积极参与温州市发改委关于温州技师学院二期等三个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情况审议工作,并对温州技师学院二期(总投资约11.7亿)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发表了高质量的审议意见,获得了市人大常委会梁超副主任的高度肯定。
作为人大代表,郑思钢心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积极为和美乡村建设建言献策。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后期管理,重外在形象、轻内在驱动力,产业构建欠缺、乡村“空心化”严重,城乡收入差异大等问题,领衔撰写了《关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建议》、《关于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建立“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样板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建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有与国有土地拥有相同的入市规则,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美乡村建设的空间规划、房屋设计、室内设计必须体现营运导向,一切围绕运营转,不搞形象工程;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准确区分在地化团队和“外来和尚”,坚决杜绝“外来和尚”套取政策扶持资金跑路现象。然后,找准那个Mrs key,深度挖掘、全力支持、竭力培养运营经费自给自足的地化团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乡村不是GDP指标的核心贡献者,但乡村指向诗和远方,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精神寄托。必须把商务、自规、属地等资源紧紧统筹,继续落实乡村振兴用地保障,把一把手推到乡村投运的火线一线,相关的合理性建议意见已被政府主管部门吸收并在进一步推进实施。
郑思钢积极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用心倾听每一个声音,了解民众的诉求和关切。他带着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为优化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为改善民生大声疾呼。他深知双岗建功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之间搭建起坚固的桥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大代表不仅仅能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也能在各自领域里创造辉煌,为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着特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