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省人大代表沈红攀
发布时间:2024-06-04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化验员,她的“火眼金睛”可确保经手的每一项检测准确无误;作为省人大代表,她通过实地走访精雕细琢每一份调研报告,为民请命,为民发声。她就是浙能乐清电厂的沈红攀,从一名“靠手艺吃饭”的一线工人,到高级技师、行业技术创新能手,再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始终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创新方法解难题。“不让错误数据流出实验室”是沈红攀对自己的要求。沈红攀来到浙能乐清电厂从事化验工作已坚持了28年,化验零失误。她每天做水、煤、油、脱硫及环保等样品的化验,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仔细做。
仅2023年,沈红攀和同事就完成煤质检测9000余次、各类油质检测5000余次、水质分析10000余次、脱硫分析5000余次,环保相关检测2000余次,配制实验药品50余种,为公司水、煤、油、脱硫、环保等基础性化验及机组的正常运转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海水淡化系统是浙能乐清电厂承诺“不与民争水”的根本保证。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沈红攀深入学习研究该系统设备特点、运行要求等,带头参与班组QC小组课题《海水淡化一级反渗透膜污染防治与维护》的研究及相关数据采集,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周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尽管只是基层的发电公司,我们也在时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目前,公司4台机组已全面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作为一名基层化学试验技术员,近几年来,我在水质检验的试剂瓶里看到了绿水青山的变化。”沈红攀说。
匠人齐聚传技艺。如今,沈红攀凭着精湛的技术,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浙江杰出工匠”“浙江省五一巾帼奖章”“浙江工匠”等荣誉。在“沈红攀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她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和技术创新之中,在化验一线带出了一批批精兵强将。
2015年,作为浙能集团内较早一批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她在缺少集团内同类型工作室建设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带领工作室从最初的几个人成长为拥有2名高级技师、7名技师、4名高级工程师、16名工程师,涵盖公司各专业、各岗位精英力量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工作室也荣升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浙能集团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课题研究方向也实现了从单一的化水专业向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等多元化课题发展。
“发现问题要多问,不要难为情,学到的都是自己的。”沈红攀总是毫无保留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徒弟们。通过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这一人才培养平台,沈红攀以匠人匠心深耕人才培育沃土,组织工作室成员参与授课60余堂,累计参与学习达1200余人次。8年间打破专业壁垒,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成员参与完成的多项QC成果获省级、国家级奖项,甚至登上国际舞台。
“工匠精神”解难题。匠人需要“工匠精神”,可在沈红攀看来,代表履职一样需要“工匠精神”,所提出的每一件议案、建议,都必须经充分调研、精雕细琢,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
沈红攀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移动硬盘,打开后里面密密满满排布着文件夹:化学运行系统、水脱硫环保、离子色谱方法、ERP操作技巧……这便是她每天的必修功课。其中,一个被命名为“人大建议”的文件夹特别引人注目。每一次的走访调研结束后,沈红攀都会及时记录履职见闻和心得,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中。
“这里是我的宝藏库,也是我调研的成果。”目前,这份“民情民意资料库”包含新能源使用、水资源配置、建设全省第二通道、加快推进杭绍台高速二期、高效利用滩涂资源、加快完成乐清湾保税物流中心申建等内容。过去两年,沈红攀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接待群众等履职活动,深入民营企业、政府部门、工业园区、研究机构等,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民情民意资料库”的内容也日益充实。
浙能乐清电厂作为首批落户乐清湾港区的企业,沈红攀见证了乐清湾从无到有的变化。乐清湾港区作为温州建设全省第二大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东水公铁联运重要枢纽港、集散港的主战场,自2020年8月开通以来,乐清湾铁路支线的作用与日俱增。通过多方调研,沈红攀向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建设全省第二通道,做强港口经济的建议》。沈红攀认为,全省第二通道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迅猛,集疏运能力即将接近极限,未来货物吞吐量增长潜力巨大。同时,全省第二通道也是温州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打造温州港口经济增长极的主要支撑,建成拓宽第二通道已成为温州做强全省第三极的重中之重。
沈红攀坦言,履职的过程让她越来越清晰、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她的信任重托,认识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