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霓屿街道人大:“为霓代言”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发布时间:2024-05-23浏览次数:
近年来,洞头区霓屿街道人大高质量推进基层单元建设,创新打造“为霓代言”品牌,让人大代表进站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纾解民困,把群众“急难愁盼”变成代表“履职清单”,切实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为霓解忧” 代表群众“双向奔赴”。为了实现“零距离”深入联系选民群众,霓屿人大精心选址在霓屿街道人口最为密集的安置房小区一层,新建了面积1000多平方米霓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站内设置了议事厅、接访室、大讲堂、图书角等功能场所,不仅能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重要阵地,还可面向人民群众举办普法宣传、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人大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去年1月以来,通过“为霓代言”品牌,我们的联络站收集到问题诉求333条,推动解决问题26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0件。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作为洞头区人大代表 陈爱国表示,联络站作为“为霓代言”的集中地,为代表和群众搭建了一个便捷稳定的沟通平台,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让代表更好地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连民心,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民代言、为民发声起到了积极作用。代表和群众的“双向奔赴”,让基层单元成为了代表选民联系的“情感驿站”和选民群众反映诉求的“快捷通道”。
“为霓发声” 化解群众““燃眉之急”。“为霓代言”工作品牌推开以来,霓屿街道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放下工作、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成为霓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家住霓屿街道布袋岙村的陈胜娥是洞头海洋食品产业园某企业的职工,以往她总要乘坐传统线路的公交车上班,由于这些班次发车间隔较长,导致她不得不乘坐较早的班车来到公司,下班后需等待半小时以上才能搭车回家,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为此,陈胜娥便前往霓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了自己的诉求,希望能够增加新的班次或不同线路的公交专线以满足和她一样在海洋食品产业园工作的村民的出行需求。针对陈胜娥提出的诉求,霓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立即组织代表赴现场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园区企业员工出行需求和通勤特点,并与洞头区交通运输局和海洋食品产业园区进行对接沟通。经过多次现场勘查,该街道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求开通海洋食品产业园公交车暨霓屿公交线路环岛通的建议》《关于完善霓屿新区安置房(二期)便民设施的建议》等一系列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开通了海洋食品产业园区公交专线,有效解决了村民前往产业园工作的通勤问题,促进了霓屿公共交通环境的改善。
“为霓代言” 乡村振兴“升级蝶变”。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霓屿街道人大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当好群众利益代言人,主动为民建言、为民献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彰显人大担当,展现人大作为。“我们村里的滩涂长期闲置,能不能引进些项目,为我们村里增收致富。”几位正岙村村民来到霓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向当天坐班的区人大代表、正岙村村书记曾治华反映增收致富问题。听了村民们的反映后,曾治华立刻回村实地调研。通过和村民拉家常,曾治华发现村民们对滩涂改造提升的要求非常强烈。带着这个问题,他回到联络站和代表们一同将村民反映的问题整理总结,向街道人大工委提交了关于打造正岙村滩涂乐园项目的工作建议。“群众有呼声、人大有回应”,曾治华先后对接了多个专业团队,确定合作运营商,在霓屿街道的帮助下,在村内打造了温州市首家赶海主题乐园——童梦之境·滩涂乐园。每逢周末,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游玩,依托滩涂乐园的打造,正岙村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迎来双提升,真正实现了黄泥变“黄金”,乡村蝶变奔共富的生动实践。“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这么快将闲置的滩涂转化为红网打卡点,现在党委政府对人大代表的建议非常重视,代表通过“为霓代言”进站坐班,出站调研的方式,汇聚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如今我们代表履职更有底气了,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曾治华充满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