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莒溪镇人大:共富"e"起来 走出乡村共富新“稻”路
发布时间:2024-04-28浏览次数:
2023年以来,苍南县莒溪镇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关心下,精心耕耘“产业、品牌、营销”,建成市级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化示范基地210亩,实现平均亩产值约1.2万元,亩均增收8200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8万元,成功打造集稻鱼综合种养、农特产品来料加工和品牌打造、休闲观光于一体农旅融合式集成项目。
一是党建联建拉起“朋友圈”。项目初期,为破解稻鱼技术难题,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镇村干部3赴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考察学习,建立跨市域“稻鱼共生·乡村共富”党建联建机制。同步邀请当地技术骨干、养殖大户到莒溪实地调研指导,解决“稻苗鱼苗选种,防逃设施建设、稻鱼稻虾等多品种套养模式”等关键问题,先行建设“稻鱼共生试验基地”30余亩。
二是规范种养打造“示范田”。以党员分片包干,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仅用一周时间成功流转西厅村92户125亩梯田,通过修缮系列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帆布池、育苗池、围栏网等配套工程,实施游步道、灯光亮化等美化工程,在县农业部门精心指导下,植入“一杆农业眼”监测等数字农业设备,实现稻鱼共生环境精准智控,构建无农药、无化肥天然有机生态农业系统,实现稻鱼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三是村企携手延伸“产业链”。镇人大充分发挥熟人关系,协助镇政府盘活闲置老茶厂变身加工厂房和展销中心,引入云漉专业合作社负责稻鱼收购和共富工坊运营,引进干货熏制机、稻米加工生产线、包装线,注册“莒水源”商标,开发兔子干、稻鱼、稻米、十八锅干等四食农特产品。同步建成稻鱼餐厅,形成种养、加工、销售、品鉴全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人均年工资收入4.5万元,真正实现“留富于民”。
四是双线同步打响“营销战”。以“稻鱼”冠名,举办“迎五一·共牛歇·品稻鱼”等系列活动和“和美莒溪 稻鱼共生”杯篮球赛,以品鉴会形式吸引镇内外游客超2万人次,提升稻鱼知晓度。线下寻求苍农一品、苍南特产网等区域品牌合作,线上探索网红主播、人大代表直播等销售模式,形成双线齐发力的多元营销局面,打响“莒水源”四食莒溪农特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