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大助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

信息来源: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作者:市人大教科文卫委
发布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

近年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筑牢法治基础、创新监督形式、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大力实施“强城行动”, 助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

强基固本,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聚焦温州国民经济支柱的民营经济,以“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为重要抓手,助力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温州是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2018年12月29日温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设立 “温州民营企业家节”,为温州广大民营经济管理者、经营者、生产者提振信心。2020年8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满票通过《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议》。2021年底,全国首部关于“两个健康”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表决通过,为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法治根基。2023年4月27日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温州加快全国首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立法,2024年初,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开创国内立法先河,设立科创促进抓手、科创指数、要素保障、协同合作等内容,从环境育化、科创评价、资源供给、合作融通等方面共同推动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

履职担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有力支撑。新征程上,温州人大紧盯省委省政府对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嘱托,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弘场景,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全面巩固提升全国城市30强地位、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2021年制定实施《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后的第一年,温州人大迅速开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调研,组织政企联动依法破解发展难题。常委会会议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就制定配套细则、落实助企政策、优化政务服务等提出审议意见,监督推动法规全面贯彻实施,为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温州人大在连续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助推“两区”建设(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健康”司法保障、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等工作监督,全方位推动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特别是聚焦社会信用环境、市场规范和民企公平待遇、减负降本等突出问题,常委会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强化跟踪监督,推动“两个健康”80条新政、146项责任清单全面落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破除桎梏。

多元互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汇聚人民力量。致力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以人民之力助推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在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立法和监督过程中,注重民情民意的表达,确保立法更加科学、监督更具实效、重大事项决定更显民意;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手段,大力推行代表“亮身份”“进网格”,增强代表联系群众的频次和效率,扩大代表有序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健全完善基层单元“1261e 系列”体系架构,聚焦“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全域推进基层单元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并以“两个健康”e 观察应用场景、“活力指数”为关键抓手,促使市县两级人大财经核心业务清单式下沉、国家机关履职常态化进站,进一步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应用场景助力新质生产力创新、快速发展。同时,坚持创新首位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市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攻坚突破。通过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借助“头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创指数贷”等一些行之有效、极具温州辨识度的经验做法,使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过程中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提升。温州人大紧紧抓住“民营企业”这一温州经济的支撑力量,针对调研中民营企业提出的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作出制度性回应,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动更多科创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为温州民营经济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保障,真正做到助推新质生产力服务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