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南郊街道人大:一条“敬老爱老微公交”专线的诞生记

信息来源:南郊街道本级作者:张薇薇
发布时间:2024-03-18浏览次数:

每天上午7:00,在鹿城区南郊街道清泰锦园南门口,一辆标着“敬老爱老”的特殊微公交正停在适老化改造后的站台边,志愿者正在搀扶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上车,并用流利的“温州土话”询问要去的地方。

然而在半年前,因为微公交没有覆盖,这个片区的老人出行都还要靠“打路走”。

2023年6月,鹿城区人大代表厉震到小区附近新建的邻里食堂调研,与这里的老居民闲聊。在这里居住快30年的陈奶奶顺口讲到:“现在食堂是有了,但偶尔想自己买菜做饭还是很难啊。年纪大了,走路慢,这里也没有公交,去最近的菜场买个菜,六点出门十点才能回来,太麻烦了。”边上就餐的十余名老人也是纷纷表示赞同,想去北部的卫生院拿个药、去塘河边走走还要叫子女打车,太费周折。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让厉震代表意识到解决这个民生堵点的紧迫性。

他马上联系上了社区书记和街道责任科室,经过面对面沟通,了解到这个片区主要有2个老小区,分别是利祥锦园和清泰锦园。这2个小区又以安置房和公租房为主,居住的60周岁以上老人、身体残疾的特殊群体预估超过1200人。最近的公交站台在距离500米的隔壁小区,主要是70路、131路,终点在温州南站、附一医(新院区),不仅人流量大、路线长,且不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菜场等老人常去的地方,确实存在出行不便情况。前期社区虽然也对接了城西公交,但公交公司可能考虑到出行老人不多、运营成本等,一直没有增设站台。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厉震代表牵头城西公交、社区、居民代表等,在南郊街道人大联络站组织了“微公交路线优化专题座谈会”活动,就如何优化利祥锦园、清泰锦园片区公交线路,方便老年人出行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们这两个小区情况特殊,老年人多,没有合适的代步工具,出门真的很不方便,经常有老人来社区,让帮忙打车或者在线帮忙买菜买药的。”

“老年人喜欢赶早出门买菜办事,只是增设站点,就要会和赶着上班的年轻人挤公交,可能会使线路更加拥堵,最好能设置专门的微公交线路,让老人家能慢慢来。”

……

在听取了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的诉求后,城西公交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了赞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会把今天收到的意见都带回去仔细研究,到时候再和厉震代表联系,请大家放心。”

不久后,厉震代表再次来到清泰锦园。这次,他是另一项任务,就是实地调研微公交专线站台和路线设置。前不久,城西公交已经同意在利祥锦园、清泰锦园布置微公交。厉震代表和城西公交、科室、社区一起,对2个小区7个出入口进行了现场考察,并现场咨询了一些老年人的建议。综合考虑老年人出行频次、场地,确定将终站设在老年人较多的清泰锦园南门,在利祥锦园东北设站点,然后途径温州市中医院、2个农贸市场、南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鞍池公园等生活配套以及周边较大型的5处小区,最终与大南街道片区的微公交接驳。整个环线经过30个站台,基本满足老年人周边出行需求。

考虑到都是老年人出行,这趟“敬老爱老”专线语音播报除了普通话版本外,还有特意录制了温州话方言版,让老年人不再担心坐过站。车厢里设置了老幼病残孕爱心专座,配置了敬老爱老爱心箱,备有药品、口罩、老花镜、雨伞等老人常用物品,方便老年人出门忘记带时随时备用。在车背后面设置了防诈骗知识宣传区,以清晰可见的图片,时时温馨老年人提升反诈防骗意识。

另外,经过厉震代表多次到城西公交现场沟通,公司还以敬老为主题,在车身喷绘了敬老爱老等相关元素,增强“敬老爱老”仪式感;优先选择驾驶技术优、经验丰富、耐心可靠的“老”驾驶员担任司机,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性,让老年人出行更“安稳”、更“安心”。

这条“专属定制”微公交线路设立后,周边居民纷纷点赞,表示开通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一位老年居民激动地说:“以前出门买菜要走好远才能坐到公交车,现在有了这条专线,我们出门方便多了,真是太感谢了!”

收到了居民的电话致谢后,日常严肃的厉震代表脸上终于洋溢了笑容。他表示这趟微公交还只是开始,现在已经和城西公交在对接,争取还没有覆盖的在街道西侧也设置一条微公交线路,方便更多居民出行;也希望更多居民能向人大讲讲心事、讲讲苦恼,街道和人大会一起努力兜底群众的每件小事琐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