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人大:常来议事坊 代表帮您忙
发布时间:2024-02-22浏览次数:
从千年繁华中走来,商铺林立的“浙南第一街”——温州五马街,至今仍是温州最具人气的打卡点,位于温州古城三十六坊之间。作为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点“五马议事坊”,不售卖商品,只负责收集民声。周边居民、来往游客进入“五马议事坊”,听千年古城历史,看五马街区蝶变,找当值的人大代表反映民情、畅议民生,已经成为五马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有问题,就找轮值人大代表!”
走进“五马议事坊”,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行标语——“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这里,辖区居民的诉求,如家装电梯安装、小区污水零直排、文保单位修复等,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圆满解决。“有事找人大代表”“有意见到代表联络站”成了居民的口头禅。
据人大代表何王利介绍,如今“五马议事坊”已实现全时段对外开放,工作日由人大联络员负责群众日常接待、人大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对接。为了让群众周末、晚上也不跑空,街道人大创新人大代表“轮值站长”工作机制,由区人大代表和五马议政会成员担任轮值站长,每天晚上轮值进“坊”接待选民,将畅听民声、纾解民困、传达民意一体推进。除此之外,联络站还依托省市基层单元平台、鹿城人大“e鹿履职”应用,将驻站代表收集的问题诉求、意见建议线上提交,并跟进办理反馈。
区人大代表何王利表示:“虽然代表接待的场地比较固定,但只要有需要,居民随时可以通过代表码线上向代表提意见,或者预约代表当面反映意见。”自2022年以来,站长轮值285人次,接待选民3223人次,收集民意788件、解决问题760个,举办各类人大主题活动15场。“现在,周边群众一碰到问题,就喜欢找驻站代表讲一讲”,联络站工作人员岑吟说。
“相信我,这事我们一定会办好”
街道辖区广场路小学门口交通拥堵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一直有居民向我们反映学校门口经常拥堵,别小看这个问题,对家长来说,每次接送可至少省下十分钟;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多出不少时间学习休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是办了好事。”区人大代表潘旸说。
“为了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同志、街道分管负责人、学生家长代表都来了,还特地请了一位老交警,十几号人在五马议事坊团团围坐在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区人大代表邓雪娟回忆说。当天下午,放学时间到了,学生蜂拥而出,人大代表沿着广场路现场察看交通现状,实地感受这里的拥堵状况,并主动征询接送家长的意见建议。晚上,“广场路小学疏解堵点微信群”便建了起来,人大代表跟踪督查拥堵处理进度。随后,交警支队指导疏堵、家长志愿者到岗执勤……半个多月后,堵点不堵了,广场路小学放学时段的交通井然有序。
五马街道人大还建立了问题反馈“回头看”跟踪督办机制,对居民反复提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会持续跟踪督办。建“坊”以来,贯通断头路、社区精提升、交通微循环等为民实事件件能落地、件件有回音。
“在这里,讲述百姓听得懂的法律”
如何让居民广泛全程参与立法工作?作为温州市唯一一个浙江省基层立法联系点,五马议事坊专门组建了269名来自律师事务所、基层站所、企业、社区等领域的立法调研信息员团队和考察走访、专业研判、提出建议、总结反馈的人大代表调研全流程。去年,这里开展了9部法规的立法调研和意见征求活动,提供高质量意见建议30余条。“信息员就似大网中的枢纽,他们活跃在居民小区、商务楼宇、企事业单位中,结合圆桌头脑风暴,征询、收集周边群众带露水的立法建议。”人大五马街道工委主任夏陈雨说。
去年六一儿童节,“五马议事坊”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官一律”进站活动,活动从一场特别的音乐会拉开序幕,区公安分局青年民警和小朋友们组成的“警乐队”共同表演,大手携小手,唱响童真童趣美妙乐章;检察官刘琦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未成年人保护专题课;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反诈情报局、防拐骗侦探社、未成年人守护联盟等6个迷你摊位,孩子们跃跃欲试竞聘普法“宣讲员”。依托“五马议事坊”阵地,街道人大还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民警说法、普法趣味问答、普法宣传集市、小小普法员等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通俗易懂地“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