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大:探索构建“1+N”联动机制 打造法治监督共同体
信息来源:瑞安市市本级作者:林姜祥 谢钦袖
发布时间:2024-02-18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2-18浏览次数: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率先探索“1+N”联动监督机制建设,“1”即人大监督,“N”为专门机关监督,有效发挥人大监督与监察、检察、审计、行政审判、行政执法等监督的贯通协同效应,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和部门依法履职。
体系重构,走活监督工作“一盘棋”。根据全国人大、省人大有关监督贯通协同的系列文件精神,瑞安市人大常委会会同监察、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审计等机关,积极开展“1+N”联动监督机制建设、打造法治监督共同体的探索实践。由常委会主任牵头组建调研组,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10余次,开展联动监督试点3项,形成《构建“1+N”联动机制 推动法治监督共同体建设研究》的理论文章,在省人大专刊上刊发,并获得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流程再造,凝聚监督活力“一股劲”。加强各方信息互通,就年度工作计划、重点监督内容、日常监督工作等进行信息共享,明确把“优化营商环境”等作为联动监督方向。注重发现问题移交,市人大常委会对开展监督、选举任免、信访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或者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经研究后移交相应机关处理,征集相关案例9个、问题线索5条。实行联席会议共商,常态化商议联动监督重要事项,协调解决联动监督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机制重塑,织密联动监督“一张网”。研究制定《关于建立联动监督工作机制 推动法治监督共同体建设的意见(试行)》,从总体要求、监督范围、工作机制、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17条具体措施,明确联动监督事项共商机制、协同配合机制、整改督查机制、结果应用机制等内容,加快形成同向发力、同步协调、同频共振的监督格局。通过协同监督,对代表提出的《关于规范瑞安市月子中心经营的建议》予以交办,督促相关部门建成了“母婴保健机构监管一件事”应用,被列为“一地创新、全省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