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雁荡镇人大:创新“一庭一所一代表”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4-12-04浏览次数:
如何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的监督和联络优势,如何解决邻里纠纷协调力量不足、释法明理不准确、化解途径单一的问题?乐清市雁荡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探索乐清市人大代表常驻轮值雁荡山法庭调解工作室制度,持续筑牢雁荡山法庭 “一庭一所一代表”的工作框架,串联法庭、司法所、乡镇、村居等调解力量,创新探索出代表助力矛盾纠纷化解的新路径。
强化“阵地+机制”双保障。一是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阵地作用。乐清市人民调解委员驻雁荡山人民法庭调解工作室正式进驻雁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该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鼓励引导村民将邻里纠纷在此地调解,将其打造成为邻里小事的“化解站”;二是建立“一庭一所一代表”的工作框架。镇人大、法庭、司法所指定专门联络员,负责协调化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针对辖区内高发的邻里纠纷,镇人大设计制定乐清市人大代表金飞常驻,辖区内其他各级人大代表轮值的工作方法,“串联”各方调解力量,共同化解辖区内的邻里纠纷。
拓宽“线上+线下”双渠道。一是线上派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共享法庭2.0平台法庭实现邻里纠纷诉讼案件向乡镇、村居、调解工作室三方线上共同派件调解以及线上调解情况反馈,乡镇、法庭、司法所和各村居实现邻里纠纷线上信息共享。二是线上服务更加简便快捷。各方调解员可线上为邻里纠纷提供网上立案、在线诉讼、纠纷化解等远程服务,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三是现场协调提升调处效果。由调解工作室的常驻乐清市人大代表或轮值人大代表初步研判收集的邻里纠纷后,视情联络法庭、司法所、乡镇、村居的调解力量以及其他乡贤共同到现场对邻里纠纷进行现场协调办公,进一步释法明理,提高邻里纠纷化解的精准度。四是分析研判谨防事件发生。由法庭牵头,镇人大等各单位参与,联合分析近期邻里居民反映频次多、涉及群众多、社会风险大的突出问题,为预防邻里纠纷发生提供意见。
用好“宣传+引导”双抓手。一是强化群众法治意识。通过人大代表、法庭干部等以案讲法、村民现身说法等形式,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二是参与常态化培训机制。法庭实现辖区全时段在线指导,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员额法官全天在线解答联系村居法律问题、指导调解过程,并定期对人大代表、调解员等开展线上、线下调解技巧的培训和组织经验交流,提高调解员调解能力和代表履职能力;三是助力加强调解监督。各方调解力量在调解邻里纠纷时相互监督,如人大代表列席调解员主导的调解现场,既是助力调解,也是监督调解员。通过多方监督,对存在的问题相互沟通反馈,并改进总结,引导邻里纠纷调解走向正规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