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周山畲族乡人大:凝聚人大力量 助力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23浏览次数:
走进文成县周山畲族乡益群村,一支身着艳丽服饰,身骑“彩马”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沉寂多年的“养根马灯舞”重回人们视线,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博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养根马灯舞”是周山畲族乡的特色民间舞蹈,集音乐、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又称“跳马灯”,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被列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周山畲族乡人大积极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围绕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助推“养根马灯舞”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赋能贡献人大力量。
助推非遗传承 人大代表勤建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乡人大聚焦“养根马灯舞”的传承与保护开展专题调研4次,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听取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提出稳定马灯舞队伍、让非遗走向大众生活、如何提供精准保障支持等诸多意见建议,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采纳和支持。现如今,养根马灯队伍已壮大到三十余人,而且知名度很高,每年各地演出五六十场,成为老百姓最期待的“保留节目”。
传承非遗文化 人大代表作示范。乡人大代表中有不少“养根马灯舞”传承的主要骨干,乡人大以开展“强城有我.双岗建功”主题活动为契机,发挥人大代表争当非遗“宣传员”的作用,开展了“走近非遗文化--养根马灯舞”系列活动进学校展演,同时在表演中融入新时代新思想的宣传,人大代表们用方言传唱“‘马’上行动·八八战略在身边”广受好评。在县人大代表施金龙的协调努力下,温州非遗微课《养根马灯舞》成功完成录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我们的非遗文化,身体力行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非遗文化是自己的应尽之责。”施金龙说道。
赋能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在行动。乡人大通过挖掘村庄的历史和文脉,积极寻求非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推动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在县人大代表施金龙的推动下,益群村结合省级文保单位施氏古宅,推出“游古宅观马灯”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在周垟研学活动中,融入了马灯舞课程,为孩子们介绍马灯历史,制作马灯道具,深受孩子们喜欢。在乡人大的助力下,周山非遗马灯与畲族彩带编织、手工糯米糍粑等乡土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茶产业等有效融合,打造了极具周山特色的旅游IP品牌,带动了周山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