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平阳县人大代表周自波

信息来源:平阳县县本级作者:崔璐璐
发布时间:2024-11-28浏览次数:

南麂镇鑫丰村党支部书记周自波既是一名村干部,又是一名为群众发声干实事的县人大代表。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周自波既做好村干部本职工作,又时刻牢记代表使命,关注民生、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聚焦塑形赋能,提升海岛村民居住环境。鑫丰村是个渔村,多年来,周自波多次组织开展村庄全域环境整治,大力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性。整治以来,鑫丰村拆除露天旱厕4个、拆除违建18户,美化墙体2000余平方米,完成观景台打造、村道拓宽和渔具堆放场建设、码头修缮,新建了百姓健身区和党员活动室,清理房前屋后陈旧垃圾500吨,建设村口停车场1个等等。

为了说服村民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周自波坚持上门做思想工作,倡议村民们讲卫生、爱干净,定期清扫、消杀居住环境,还向他们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同时,还通过代表接待活动,邀请大家坐到一起,为解决“停车难”、沙滩垃圾清理、鸡鸭散养治理等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一起为提升村庄环境、建立起长效机制出谋划策。

如今的鑫丰村,再也见不到“鸡鸭乱跑,满地鸡粪”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干净舒适的黄金沙滩、整洁美丽的海滨道路、生机勃勃的草坪丛林。村里也有保洁人员定时打扫卫生,维护村子整洁面貌。一直居住于此的村民对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每每提及都会异常激动:“周自波这个代表真不赖!现在环境越来越整洁,大家也都不会像以前一样乱扔东西了。”

急群众之所急,改善海岛村民生活条件。“村里没有医院卖药是个大问题,老人家年纪稍微大一点就得搬出去住,怕生个什么病来不及治。”

“想办点事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找谁,费时间不说,还要花很多路费。”

……

自当选县人大代表、村书记以来,周自波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村民群众需求。他将群众关切牢记于心,积极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为目的,结合村居民情,推动了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等热点难点问题解决。

南麂岛位于鳌江口外30海里的东海之上,海岛仅靠船只与陆上往来,群众进城办事难题困扰多年,直到后来推出的“陆岛联办”机制实现了“岛上群众办事不出岛,陆上群众办事不进岛”。他也非常重视海岛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积极组建群众性文化团体,通过免费播放电影、设置健身区、购置台球桌、打造党建有声图书馆等方式,丰富村民的休闲时间。

深知医疗健康是海岛群众的民生大事,周自波牵头成立了“海上先锋船队”,又建设船老大议事厅作为先锋船队的议事场地,多次为癫痫、血栓等病患从岸上快速购买应急药品,解决岛上看病无药的难题,让村民们有了一份坚实的医疗保障后盾。考虑到海岛上留守的老人较多,他专门打造“为老服务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测量血压、定期镇卫生院医生来义诊等健康服务,保障海岛老人们康养晚年。

壮大特色产业,增加海岛村民经济收入。如何立足村情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是摆在周自波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他想方设法跑项目、找资金、要政策、谋发展。在周自波的带领下,鑫丰村打破渔船单打独斗、规模较小的局面,抱团发展、携手并进,让渔民年均收入提高2倍多;还积极帮助一批世代耕海牧鱼的人,从零散的家庭作坊转变到集群的标准化大黄鱼养殖,实现年收入超百万。

周自波是致富的领头羊,也是大家的销售员。他依托长廊搭建海产品展销平台,打通购买端与销售端;建设主客共享直播间,拓宽海岛渔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在岛闲置劳动力就业;引导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产品保鲜、衍生产品制作等各项技能培训,建立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提高海产品的销量,推动共同致富。

除捕捞、养殖外,一些曾经“靠海吃海”、没日没夜“泡”在海上的鑫丰村渔民们,在周自波的带动下,看准了南麂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这条路子,果断转型搞起了“旅游+”。他们把房子装修改造成精品民宿,依靠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搞起了海鲜大排档和农家乐,还凭借着自己的海钓休闲运动经验,搞起了开船出海海钓服务。

作为人大代表,周自波积极履行职责,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民众呼声,为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了进一步提升南麂岛的产业经济发展,他提出《关于发展南麂休闲船只旅游项目的建议》,进一步助推南麂岛冷链运输、养殖加工、大黄鱼垂钓体验园、养殖鱼旅结合等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此外,他深知海岛移动信号全域覆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曾提出《关于实现海岛移动信号全域覆盖的建议》等建议,为海岛居民、上岛游客带来便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