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人大:一“站”到底 培育民主扎根开花的肥沃土壤
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
近年来,永嘉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致力建设完善“1+22+X”基层联络体系,搭建连心桥,织密民生网,在建好基层单元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基层单元内涵,拓展联络形式,最大限度发挥集民意、解民忧作用,让百姓能在联络站里看见并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
代表联络站微型化,助力基层治理可视化。人大代表联络站是百姓向人大代表表达心声和诉求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代表联系选民、收集民情的重要平台。如何才能更准聚焦困难、更快解决问题呢?
瓯北街道人大工委创新设立“微联络站”模式,助力解决“老大旧”小区的管理难问题。双塔社区是瓯北街道老城区的中心,多是开放式老旧小区,且没有物业公司管理,邻里纠纷频发,治理管理难度大。为此,街道人大工委指导设立双塔代表联络点,由县人大代表、社区书记陈陆平担任联络点站长统筹协调开展工作。陈陆平根据社区实际划分为5个片区(5个网格),又将各片区(网格)按楼幢细化分成87个微联络站,并充分发挥社区党员老同志、居民代表、瓯北双塔大姐、志愿者、热心人士的作用,担任小组组长、网格长、微网格长,开展组团式网格化的服务和监管。
微联络站这一平台既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民情民意,又能及时解决处理选区内实实在在的相关问题,更切实提高了代表在基层服务工作中的履职能力。
代表联络站接地气,助力收集民情有“人气”。永嘉境内许多偏远山区普遍存在村居散乱、交通不便,选民参与人大活动存在时间、空间的因素制约,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单一、人气不足、存在感不强等现象普遍。如何打通民情民意收集的“最后一公里”呢?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创新代表收集民意形式,把联络站“搬”去老百姓常去、方便去的地方。
东城街道人大工委结合常态化志愿者活动,组织代表与“红长廊”服务队等各类志愿团体以“流动”小组的形式,每周依次在综合农贸市场、鹅浦公园、上元五金工业园区等6个人气足的固定点位提供爱心凉茶、法律咨询、健康义诊、送教下乡等服务,收集更具“烟火气”的民情民意。
界坑乡人大也同样探索搭建移动代表联络服务点,9名基层代表,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一有空隙就组织选民聚一聚、聊一聊,一张桌子、几只凳子,就是一个小小的人大联络点。乡人大主席团也将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安排每次移动联络点交流主题,形成人大工作深入村居、融入群众、打成一片的新格局。
今年以来,县人大鼓励各乡镇(街道)在建好用好当地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搭建有特色的代表联络点,将人大民主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方便群众就近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更原汁原味地收集和反映民意,更高质高效地助推解决民忧民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