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省人大代表陈春良
发布时间:2024-11-18浏览次数:
车间里,生产设备旁,他正与技术人员讨论设备的升级与改造,不时地将目光移向设备的屏幕上,观察数据的变化。这是日前发生在台邦电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幕,主人公就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台邦电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乐清市北京商会党委书记、浙江省乐清市异地商会联合会会长陈春良。深入一线、坚持事必躬亲,是陈春良做人做事的人生信念。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他扎根减速电机领域近30年,通过不断创新研发,逐步实现该领域产品国产取代进口;作为一名“招商大使”,他不光自己带着产业回归家乡,还积极向外推荐乐清,协助浙江云谷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相继在乐清落地生根;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积极传递企业心声,帮助解决企业难题,以实际行动诠释履职担当。
不远千里赴京逐梦。乐清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民营经济先发地,乐清人靠着敢闯敢拼、不怕苦不放弃的精神和韧劲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前赴后继投身创业创富大潮,陈春良便是其中一员。创业伊始,同大多数乐清人一样,他经营过电器、服装、灯具等生意,还创办过外贸公司。一次偶然机会,善于捕捉商机的他发现,减速电机类产品市场潜力无穷。减速电机是指减速机和电机(马达)的集成体,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等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该类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为此,陈春良决定投入巨资生产减速电机。
“当时,国内该领域生产技术一片空白,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创业初期,陈春良也曾做过代理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直面“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攻关减速电机相关技术难题。1995年,陈春良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减速电机厂,并赴航天部、哈工大、浙大等地考察,还曾多次前往台湾地区的大企业学习取经。为研发出能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减速电机,他不惜投入重金,成立了一个由几十位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陈春良带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台邦机电发展至今,其已成为拥有6000多种产品,年产400多万台电机的高新技术企业,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标准,产品逐步代替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同类产品,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在减速电机领域的研发优势,陈春良又将目光瞄准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这次,他选择回到家乡乐清。
引领乐商产业回归。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县域为主导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我国低压电气全产业链发展最完善的生产制造基地。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感召下,基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陈春良将北京的多家企业进行整合,选择回乐清发展,投资15亿元建立台邦机器人核心部件和高精密减速器产业园,将其落户在乐清经济开发区。
不光自己带着产业回归乐清,助力家乡经济高质量发展,身为北京乐清商会会长的陈春良还积极当好政府部门的“招商大使”,引领更多在外乐商紧跟家乡发展脚步,把更多优质资源和项目带回乐清。在他的引荐下,浙江云谷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高新产业项目相继在乐清落地生根。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在海外、乐清域外投资创业经商的乐清人达40多万。他们创造的财富总量,与乐清全年生产总值相仿,相当于再造一个乐清经济。2022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集合31家异地乐清商会的力量,乐清市异地商会联合会正式成立,由陈春良担任联合会会长。为当好广大乐清在外商会“娘家人”,陈春良积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整合异地乐商资源,构建乐商网络,引导、促进乐商项目回归、资金回归、总部回归。他带领会员先后前往广州、宁波、西宁等地考察,了解在外乐商在当地的发展现状,为他们带去乐清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文环境等各方面信息。与此同时,他还牵头乐商大厦的筹建工作,积极搭建起市内外企业家聚集交流的场所。
为引导更多在外乐商热心公益,陈春良还组织异地商会会员、新生代企业家赴仙溪镇、龙西乡等地扶危济困、爱心助学,并通过购买农特产品的形式实现产业帮扶。
建言献策履职担当。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陈春良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更多乐商企业抢抓新机遇、开拓新事业。
前两年,他在调研走访中发现,许多回归乐商企业面临用地紧张的现状,但是乐清现有的工业用地供应量不足,无法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对企业发展来说,土地是至关重要的要素。没有自持土地,很多中小企业不敢转型、不敢投资大项目,企业成长容易进入滞缓期。”陈春良积极履职担当,向政府反应企业的诉求。去年,乐清推出“数据得地”这一机制,让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将有限土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倾斜集聚,这一政策也让更多在外乐商将目光投向家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商务法律纠纷。为此,陈春良积极协助市人民法院创新搭建“异地商会+共享法庭”模式,为在外乐商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多元司法服务,有力保障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在今年初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陈春良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建议》,提出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牵手出海”,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增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底气。
“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界的人大代表,不仅要努力经营好企业,同时也要当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希望通过履职,提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广大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陈春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