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人大:“三个强化”为乡村振兴“添能赋力”

信息来源:苍南县县本级作者:黄佳佳
发布时间:2024-11-12浏览次数:

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实施“三个强化”,为助力苍南县高标准实现“农业强县”目标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监督实效 积极推动农业兴。县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将乡村振兴相关议题纳入年度工作要点,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凝聚代表智慧,依法依规强化监督。去年,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三农”工作,跟踪监督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反馈意见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建议36条。开展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情况调研,提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要素强农等意见建议8条。开展紫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助推全县紫菜全产业链提能升级。围绕市人大监督议题,配合做好农村供水保障、湿地保护等专项调研。指导莒溪镇拓展稻田养鱼新路径,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11月6日,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乡村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询问。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聚焦乡村“土特产”、小型渔船改革、农文旅深度融合、海洋牧场等热点难点问题,“一对一”向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科技局、县商务局等职能部门提问。询问现场,提问人直奔主题,问出痛点、问出压力、问出深度;各应询部门直面问题,坦诚回应,答出对策、答出承诺、答出群众关切。下一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监督,把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效,切实推动问题解决,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代表履职 着力帮助农民富。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双岗建功,助力强城行动”主题活动作为强化代表工作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增强工作实效,助力农民增收。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全县各级人大运用专业化组团形式,推动代表发挥专长,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克难攻坚。如苍南县灵溪镇人大按照“专业、即时、就近”原则成立代表监督小组,在培育“新农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等方面履职建功。组织人大代表带头打造畲茶品牌、口袋公园,推动“清欢小院”花园式餐厅、“冇事”网红餐厅项目建设,助力镇政府启动浦南、苍溪“浙南27路”文旅综合项目等;如苍南县炎亭镇人大聚焦夜市经济发展,发动全镇人大代表力量,通过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切实了解辖区夜市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不影响交通、环境卫生、周边群众情况下,科学规划合理区域,妥善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老街改造的关系,集聚化发展夜市活动”等建议,有力推动夜市经济发展难题的解决。如今炎亭镇因为夜市经济的蓬勃发展,群众腰包更鼓了,日子过得更好了。

强化平台建设 精心扮靓乡村美。县人大常委会高标准规范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指导各乡镇人大常态化组织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实现联络站“大门敞开、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实事常办”,引导人大代表利用联络站,广泛征求社情民意,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用好用实人大代表联络站,苍南县钱库镇人大将129名镇代表与部分市县代表进行分组,划分为20组,由优秀的市县代表及镇代表作为组长,带领本组人员每日进站接待群众。同时,明确代表联络站的职责和任务,规范代表活动的方式和程序,进一步拓宽代表联络站的功能和影响力,使其真正成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今年,苍南县钱库镇人大重点关注“三纵四横”道路网建设、美丽水乡建设和文明示范街打造等工作,通过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推动政府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城镇形象和品质。同时,镇人大还将加强对辖区内河道保洁、治理的监督,确保“护水e路行”应用场景工作在钱库镇有序进行,为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汇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