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若岩镇人大:凝聚智慧力量,助推乡风文明示范带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3-12-25浏览次数:
大若岩镇位于永嘉县中西部,是国家4A级景区楠溪江的腹地核心景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大若岩“大善若美·养生福地”乡风文明示范带涉及水云村、大元下村、龙垟村三个行政村,三村沿九黄线分布,包含了大若岩最精华的陶公洞、十二峰、石门台等资源。近年来,大若岩镇人大充分凝聚人大智慧与力量,积极助力该示范带建设,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有机统一。
一是助推乡村共同富裕。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村民共富?人大代表纷纷走村入户,充分听取选民的意见建议,共同探索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为了让发展红利惠及每个村民,三村将村经营性资产量化为股份进行“折股量化”,每位村民每年大约可以收到1000元左右的分红。水云村还创新改革村股制、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将村账户总盈余全部折股、量化,按5:3:2的比例分配人口股、集体股、农龄股,成立福利基金用于助老、助学、助困、助医。去年,水云、大元下和龙垟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达1200万元。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大元下村党总支书记陈宋汪说,大元下村还将收益向低收入农户倾斜,通过了低收入农户可额外获得10%分红的决议。人大代表还组织开展对低收入农户进行走访帮扶,赠送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等活动。
二是助推环境整治提升。在县乡两级人大的共同推动下,县旅投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在水云村建设十二峰山地公园,将陶公洞景区附近沿路的20余家小商小摊贩迁移到公园里集中经营,统一摊位外观,集中统一管理,既消除了公路边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优化提升了沿途的环境。2023年,依托沿线生态廊道及景观提升项目,水云、大元下、龙垟三村共整治清理滨水滩涂300余亩,建设沿河岸线田园600余亩、绿地景观800余亩、道路景观绿化5公里,并在岸线1公里范围内打造生态步道3条,地表水质量均达到I类标准,生态堤岸和水生植物系统得到全面修复。从过去狭窄不畅的河道变得开阔顺畅,从过去浑浊不清的河水变得鱼游浅底——自整治以大若岩乡村文明示范带为核心的水域以来,陶公洞、十二峰、石门台、醉溪公园等景区周边环境持续向好,景区品质不断提升,以山水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大若岩景区名气不断扩大。镇人大还不定期组织代表对沿途的环境卫生开展监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不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三是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庄变美了,三个村的基层社会治理也没落下,积极有效推进自治、德治、法治等工作。“在自治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凡遇到困难、矛盾、项目建设等,村两委都主动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陈宋汪说,有问题大家解决,村民们更加主动积极了,如在环境卫生治理上都很主动配合,村里还成立志愿服务队,由村民担任志愿者,开展卫生巡查监督,及时清理卫生死角等。三个村的人大代表还纷纷加入“夜查、夜巡、夜访”活动,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共同守护一方安宁。“村干部、人大代表善于发现并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村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的作用发挥明显,大家共同努力做到‘矛盾不出村’。”陈宋汪说,“多年来,村里很少发生各类案件,也很少有村民去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