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代表团(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2-04-13字号:[ ]

奋进新征程  推动新跨越

全力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湾样板

4月10日上午,龙湾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预算报告,讨论酝酿2022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陈宽代表说,将会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研究、吸收、采纳,并予以有效实施。对市政府工作报告,总的有两点体会:一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二是通篇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人的一天,人的一生”推进幸福温州建设,对温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在谋划未来工作中,市政府报告准确把握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生产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等五个关系,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切实展现了未来发展路径。希望龙湾要继续重视和支持温州金融业发展,特别是金融产业化发展,助力实现金融服务普惠化、金融产业集聚化、金融风险可控化、金融治理现代化;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全面提升我市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全力推行全员招商政策,实施招大商、大招商,切实吸引更多项目在温州落地。

王祖焕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把握了新要求、谋定了新目标、展示了新担当,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过去五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后五年的蓝图鼓舞人心。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温州湾新区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推进龙湾区、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合一、融合发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切实推动温州东部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要进一步加大对东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其作为温州湾新区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打造,特别是对涉及龙湾的瓯江路东延和沿江快速路两条城市重要交通道路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完善融资平台,建立健全各方协同推进机制,切实保障项目如期推进、按时保质完工,有效推动民生福祉改善,为温州东部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邱小侠代表说,建议加大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研发文化衍生品,叫响叫远“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品牌;开发大罗山康养新模式,推动“养育游”一体化发展;以龙湾永昌堡为试点,聚焦新国潮新经济,推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重视市民择业观的改变,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要坚持依法行政,注重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申屠新飞代表说,建议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保护好老旧小区绿地,强化小区道路维修,重视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适应老年友好社会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制定的精准度、清晰度,贴合青年人才需求,重视温籍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育。

郭淑华代表说,建议加强女性宫颈癌筛查力度,把推进宫颈癌疫苗接种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安全意识;扶持民办托育机构,积极鼓励公办幼儿园延伸办托;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关心关爱外来儿童和特殊儿童,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

丛维涛代表说,建议加大R&D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推进人才政策落实落地,不断完善人才服务机制;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创新人事制度,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

周坚慧代表说,建议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双减”工作协同育人机制,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和融合教育工作,设立学前教育中心,加大专业教师培养力度,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关爱。

李伟代表说,建议紧紧抓住杭州亚运会契机,积极申请开办亚运会开幕式温州分会场,向世界展示温州的瓯越文化;根据新时代需要,重新组建温州市歌舞团,积极留住高技能文艺人才,切实打造“东亚文化之都”的金名片。

杨竸代表说,建议巩固好“双减”成果,推进“家-校-社”联动及相关政策落地;在龙湾区瑶溪街道瑶溪村创建市级“花木鸟书画城”,借力“后亚运”影响力,吸引优质资源,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道路;加强亚运会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体现瓯越文化、展现城市形象的志愿者队伍。

叶忠武代表说,建议将亚运场馆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延伸至村间小巷,切实提高城市整体面貌;将瓯江路东延工程列入综合交通大会战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提速提质;探索研究征地后失地农民社保指标村间流转机制,让更多失地农民享受社会保障;对拆迁户的就业情况进行摸底,强化培训教育,拓展招工渠道,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2021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