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新力量 奋进共富路
努力在温州改革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4月10日上午,龙港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讨论酝酿2022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张振丰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是具体贯彻落实党代会“16410”战略部署的“施工图”。今后五年是温州做强全省第三极、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龙港作为新生城市,是一股新生力量,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克难攻坚、追赶跨越的信心决心,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发展。要高举改革大旗,继续对标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目标,聚焦新型城镇化、数字化、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发扬首创精神,坚持改革破题,迭代打造一批亮点,不断擦亮改革金名片。要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加大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建设和人才引育力度,以科技创新为产业培育、城市建设赋能增效,持续激发发展新动能。要融入一体化发展,以龙平苍一体化为纽带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奋力在区域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来。要坚持共建共享,聚焦聚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交通等重点领域投入力度,交出民生满意新答卷。要坚守初心使命,从更大的格局中审视龙港的发展,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推动龙港在新的发展赛道上赛出新风貌、赛出新业绩。
陈国苗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举措务实,针对性强、切实可行,是一个讲政治有高度、讲成绩有深度、讲发展有力度、讲自身有强度的好报告。要实质性推动龙平苍一体化发展,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交通设施等方面统筹研究、统一规划,共同促进龙平苍三地协同发展。加大对龙港改革的支持力度,贯彻好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龙港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争取更多政策落实落地。高度重视鳌江流域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研究论证河口行洪安全问题,统筹谋划建设鳌江河口大闸,促进鳌江水患化解,带动港口区域快速发展。研究制定疫情防控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度,总结具有“温州模式”的经验,争取成为全国样本。
林海涵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思路清,谋划深、措施实,是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报告。龙港将无条件贯彻落实好《报告》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主动融入“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大局,加快推动龙港改革发展,奋力建成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建议要帮助龙港向省里争取出台支持龙港改革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龙港改革协调机制和工作专班;统筹制定温州南部副中心发展总体规划和交通等专项规划,强化资源要素倾斜和重大项目支撑,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龙平苍一体化发展;将龙港作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重点区块,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能源“双控”指标上给予倾斜支持,助推一批重大项目在龙港落地;支持龙港设立温州综合保税区龙港分区,支持和指导龙港省级高新区创建申报、省级经开区运行管理。
黄钦鑫代表说,要将龙港市崇家岙港的开发建设纳入温州港集团公司管理范畴,根据“千年商港”定位要求,优化提升崇家岙港区的规划设计,协调苍南、龙港两地,共同推进崇家岙港区开发建设。加大在能源消费总量、能耗指标、人才编制等政策倾斜力度,支持龙港改革发展。
林敏代表说,要支持龙港疫情防控工作,选派一批疾控专家、业务骨干和检测人员常驻龙港;支持龙港民生补短项目要素保障,在专项土地指标、奖补资金和专项债配额等方面向龙港适当倾斜;支持龙港教育发展,加大调配“周转编”的力度,并帮助龙港向省编办争取重新核定龙港教师编制。
陈开茂代表说,要适当增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期限,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村庄规划审批速度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助推农村共富创建。支持龙港改革发展,明确新录用选调生到龙港社区任职锻炼,支持龙港社区继续享受村级组织运行补助和村干部报酬补助等政策。
徐娜娜代表说,建议将龙港医院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系,深化与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的对接合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业务指导、人才交流力度。在交通规划上对龙港有所倾斜,加快规划建设S3线瑞安到龙平苍延伸段;加快完善龙港高速路网建设,适当降低高速甬台温复线通行费用,惠及更多鳌江流域市民。
陈国苗、林海涵、徐娜娜代表说,要大力支持龙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协调温福高铁在龙港设站,支持龙港融入温州“521”高铁时空圈,推动龙平苍三地交通布局错位发展,实现县域高铁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