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组织部分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市人大代表)对市区交通治堵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市人大常委会潘孝政副主任带队先后察看了飞霞北路工程、安澜亭天桥建设、望江路水门头段等项目工作建设进度情况。
随后,调研组听取了市住建委(治堵办)关于市区交通治堵工作情况的汇报。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城市治堵工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道路交通秩序有所好转,工作进展平稳,开局良好,成效初显。但治堵工作涉及领域广,推进难度大,特别是在城市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政策措施和科技支撑等方面还有不少缺陷: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短时间难以改变,就职和居住不匹配矛盾突出,“潮汐式”、“钟摆式”拥堵加剧;功能要素高度聚集,“向心式”交通模式带给老城区的交通压力日趋严重;路网结构不科学,断头路难修修不通、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过度依赖平面交通、立体交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要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仍然任重道远。
潘孝政副主任对市区交通治堵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规划强引领,早谋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科学确定我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深化综合交通、快速公交、城市道路等专项规划研究,建立治堵项目储备库,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谋划重要节点,加快构筑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尤其要处理好市域铁路S线和城市地铁、轻轨之间的关系,尽快明确我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加快地铁和城市立体快速路体系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二是道路打卡口,保通畅。要优化城市路网架构,对市区道路作一次全面排查,打通断头路,改造易堵路口,加快市区内环线建设,完善支路系统,提高地面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加强立体交通建设,科学建设主城区行人过街天桥、地道和二次过街设施。三是停车增车位,治乱象。要加快公共停车位建设,坚持建设立体停车楼和开发地下空间“双管齐下”,把停车位修建在停车矛盾最突出、停车需求最迫切的地方,方便市民日常生活。要挖掘现有停车位潜力,推进单位内部停车位夜间和周末对外开放,科学规划设置错时、限时停车位。要切实加强停车秩序管理,加大巡查力度,统一路边和人行道违停处罚标准,严格执法,科学管理。要理顺道路停车和停车场停车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促使更多车辆停入停车场。四是管理精细化,提效率。要进一步深化循环交通组织,大力推进老城区的区域交通循环系统建设,科学设置单行线、限制左转弯等区域性交通优化措施。要积极探索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逐步缓解早晚高峰时段中小学校周边交通拥堵。五是公交便捷化,增活力。要切实增强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提高公共交通在市民出行中的分担率。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公交城乡一体化步伐,增加公交车线路和公交车配备数量,规划建设公交换乘枢纽,改造提升现有公交站场设施。要优化公交线路,减少穿城线路公交,加大上下班(学)高峰期班次密度,提高公交准点率、覆盖率和运行效率,积极推进公交智能化。